近日,长安大学“碳寻唐山转型迹・绿绘钢城锦绣篇”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河北唐山,以探寻城市绿色转型为主路线开展实践活动。前往唐山市规划展览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工业博物馆,了解唐山的前世今生,洞悉从“工业摇篮”到“绿色标杆”的转型模式,为城市建设提供青年智慧。
唐山,这座曾托举中国近代工业脊梁的城市,因煤而兴、凭钢而立。实践队员在唐山工业博物馆厚重的展陈前驻足,斑驳的工具与铭刻“八个第一”的辉煌故事,无声诉说着昔日工业荣光。而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则揭开了另一页历史——深入模拟井下巷道,队员们切身感受“挖黑金”的艰辛;聆听老矿工讲述从开采地下“乌金”到为大地“植绿”的信念转变,一条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旧发展路径被时代深刻反思,我们既要经济的蓬勃发展,也要环境的绿水青山;既要像呵护眼睛般珍视生态,更要像对待生命般守护环境。如何让经济引擎持续迸发澎湃动力,同时守住绿水青山的生态本底?唐山,正用扎实行动给出答案。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地下矿井作业(队员陈至诚摄)
唐山规划展览馆诉说着唐山人民抗震的英雄事迹与不屈精神,也展示着唐山改善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在规划展览馆观看“双碳”沙盘,记录塌陷区变南湖的奇迹,采煤坍塌区变为花海的,开发文旅产业,降低经济发展对重工业的依赖。逐步开展新能源产业,在曹妃甸区域创键光伏发电,氢能基地等项目,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还民众绿水清山。一场能源结构的绿色革命正在渤海湾畔澎湃推进,为重现绿水青山注入不竭动能。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唐山花海模型(队员杨钰洁摄)
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调研+互动交流的方式,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深入学习唐山绿色转型创新路径,了解到工业遗产可化为绿色富矿。通过此次实践,队员提炼出唐山转型的特色经验,形成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实践样本,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鲜活素材。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唐山市规划展览馆(队员陈科研摄)
从钢铁轰鸣到绿意盎然,长安大学学子在唐山见证并思考着这场深刻转型。当青年智慧融入城市脉动,百年工业摇篮的绿色涅槃之路,不仅映照着唐山决心,更勾勒出中国工业城市面向未来的清晰航向——一条经济与生态和弦共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队员李松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