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赓续书院文脉,传承千年薪火:大学生实践助力浦北书院文化焕活

    发布时间:2025-08-10 阅读:
    来源:香冰瑶、张雯清、陈佳欣、黄海婷、黄向阳
       盛夏七月,为聚焦浦北书院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活化路径,传承和发扬浦北书院文化,探索其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当代价值,广西师范大学浦北书院焕活团于7月16日-23日深入广西浦北县,开展了为期8天的书院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实地调研。团队成员通过实地勘察、座谈访谈等方式,系统梳理浦北书院的历史脉络与保护现状,为传统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探索路径。这一实践不仅是对古老书院文化的一次深度探寻,更是青年一代以实际行动参与文化传承,为中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贡献力量的具体体现。
       在大朗书院,讲解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娓娓道来书院的过往。从建院时的艰辛历程,到历代学子在这里刻苦攻读、考取功名的励志故事,再到书院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文化角色,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吸引着我们。团队成员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不时提问,将那些精彩的情节和重要的历史节点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时,大家用卷尺丈量“三进三开间”的院落格局,详细记录砖雕门楣上“天开文运”的题刻纹样,对破损的瓦当、风化的墙体进行影像存档。走访途中,队员们发现部分书院残址被用作杂物堆放处,仅存的门额石刻也因风化变得模糊。“这些痕迹都是历史的密码,一旦消失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团队成员张同学在实践日志中写道,这份紧迫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保护工作的迫切性。
       随后,团队成员与当地文保部门、村民展开了深入座谈。文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书院遗址保护面临的困境,如资金短缺、专业人才匮乏等,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工作的艰巨性。与村民的交流则让大家了解到书院文化记忆的传承情况,一些年长的村民还能讲述书院曾经的故事,而年轻一代对书院历史的了解却相对较少,这让队员们意识到唤醒文化记忆、加强传承的紧迫性。同时,团队还访谈了当地文旅企业,收集了商业开发的案例,为书院的活化寻找可借鉴的经验。当地民宿经营者分享了他们将书院元素融入客房设计的尝试:“游客对古书院很感兴趣,但单纯的参观停留时间短,需要开发体验式项目。”这为我们思考活化路径提供了商业视角的启发。
       在实地调研的总结阶段,团队整理调研材料,对比了国内成功案例,结合浦北“越州文化”特色,团队精心设计了“保护+传承”方案。在遗址修复方面,计划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尽可能恢复书院的历史原貌;在书院文化研学课程设计上,融入“越州文化”元素,如开设相关的文化讲座、中小学研学课程等,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浦北书院文化与“越州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来不是简单的修复建筑,而是要让古老的智慧与当代生活对话。浦北书院承载的崇文重教、延续文脉等理念,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这些沉睡的文化遗产一定能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多彩大学生网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多彩大学生公众号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