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暨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的号召,深入田间地头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助力乡村绿色发展,河海大学“碧水润田织绿锦,生态筑梦焕新乡”科普小分队开始行动。队员们深入江苏省南京市八卦洲街道外沙村开展环保宣传与实践调研活动。
7月1日,小分队扎根外沙村,通过深度访谈与实地走访,倾听乡村生态脉搏。上午,队员们专访了外沙村村委干部,了解村庄在垃圾分类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河道治理等方面的大致情况。随后,前往陌上花渡,了解气雾等节水技术在智慧农业的运用,同时对基地的部分人员进行了采访,在一问一答中了解智慧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方面,陌上花渡形成了“农业+文旅+康养”的三产融合综合体,连续五年承办南京农业嘉年华,拉动住宿、餐饮、会务、研学、农产品销售等多元消费;社会方面:以百合花海等景观打造“网红打卡点”,带动当地花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另外通过学农中心、亲子游乐、农耕文化演艺等活动,普及农业科技与生态文明理念,培育“新农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下午,小分队前往彭老六家庭农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农户进行采访与乡亲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环境变化的切身感受、日常环保实践的困惑以及对未来生态家园的期盼。一句“现在的科技真是越来越发达了,不仅产量上去了,环境也更好了!”道出了村民对改善环境的真实心声。
基于访谈线索,小分队对外沙村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调研。队员们系统考察了村内主要水系的水质状况、农田生态种植技术的应用情况、村民生活日常用水现状等,用脚步丈量,用专业视角记录,力求摸清生态底数,为后续精准科普与建议提供一手支撑。
从村委办公室的恳谈规划,到村民院坝里的家常心声,再到沟渠田埂间的实地调研,这支来自河海大学不同学院的青年学子组成的科普小分队,通过在外沙村的扎实走访与调研,不仅架起了高校智慧与乡村环保需求之间的桥梁,更以实际行动为绘制美丽乡村的生态画卷贡献了青春力量,迈出了知行合一、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