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经陪伴我们二十年了吗?”
7月10日,河海大学千乡万村社会实践团走进江宁区汤山街道暑托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守护绿水青山,争做环保小卫士”的科普宣讲活动。正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志愿者们以生动讲解、真实案例和实践引导,让环保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解读“两山论”:绿水青山亦是宝贵财富
宣讲伊始,志愿者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为切入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解读这一理念的内涵:“清澈的河流、茂密的森林、清新的空气,这些自然资源和金银一样珍贵,守护好它们,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通过贴近生活的比喻,让孩子们明白环境保护与自身生活的密切关联。
案例分享:见证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生态保护的意义,志愿者分享了两个身边的“绿色蜕变”故事:
在浙江省安吉县,曾经的矿山开采让山体裸露、河水浑浊,当地转变思路后关停矿山、植树造林,如今凭借优美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成为“中国竹乡”,百姓通过经营农家乐、售卖土特产获得稳定收入。
福建省长汀县曾因水土流失被称为“火焰山”,经过数十年植树造林、治理水土,荒山变绿洲,不仅改善了生态,还发展起果树种植、林下养殖等绿色产业,让百姓生活大幅提升。
志愿者通过两个真实案例,配合视频展示,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深刻理解“保护生态就是创造财富”的道理。
行动指南:争做社区环保小卫士
“保护环境不是难事,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环保小卫士!”志愿者向孩子们发出倡议,鼓励大家从点滴做起:随手关灯关水、纸张双面使用、少用一次性塑料袋;做好垃圾分类,让资源循环利用;爱护花草树木,不采摘践踏。志愿者强调:“保护环境不在大小,捡起一片垃圾、做好一次分类,都是在守护绿水青山。”
此次环保科普宣讲,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更教会了他们日常生活中可践行的环保行动。河海大学志愿者们用生动的案例和贴心的引导,让“绿水青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助力他们成长为守护家园的“环保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