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电力前沿,践行青春使命
走进电力前沿,践行青春使命——南工程“电照风行队”开展新能源探索实践活动
为深化电力行业认知、锤炼实践技能,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对新能源人才的需求,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电照风行队”于2025年7月9日至15日以“驭能致远,电照风行”为主题,赴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环港风场与江苏安信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沉浸式实践探索。活动通过“理论研学+场景实操+行业对话”三位一体模式,覆盖风力发电全链条与电气设备全周期管理,旨在培养兼具技术深度与创新视野的新能源领域应用型人才。团队在真实电力场景中积累经验,在团队协作中锤炼技能,为未来投身能源事业筑牢根基。
活动首站,团队抵达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环港风场。这座坐落于沿海地区的现代化风电场,凭借其广阔的视野与密集的风机群,成为实践学习的理想场所。在技术人员引导下,成员们系统学习风场电气架构,从风力发电机组到集电线路、升压站,深入理解“风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链条。技术员以现场风机为例,详细讲解了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等核心部件的协同工作原理,并演示了通过SCADA系统远程监控风机运行状态的操作流程。
随后,团队分批次进入开关室、监控室、GIS保护室及通讯室,通过设备运行状态观察与操作规范学习,直观感受风电场“无人值守、远程监控”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在开关室内,成员们亲眼见证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精密结构,并学习了倒闸操作的安全规程;监控室内,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全场风机的功率输出、风速风向等数据,技术人员介绍了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发电效率;GIS保护室中,六氟化硫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封闭性设计让成员们惊叹于电力设备的科技含量;通讯室内,光纤网络与无线传输技术的结合,确保了风电场与调度中心的实时数据交互。
在故障分析专题分享会上,风场负责人结合典型案例,剖析设备停机、电压波动等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流程。他指出:“一次小小的传感器故障可能导致整台风机停机,而快速定位问题、精准处置是减少损失的关键。”通过模拟演练,成员们学习了使用万用表、红外测温仪等工具进行故障排查的方法,并深刻体会到“安全是生命线,运维需精益求精”的行业准则。一名队员在日记中写道:“书本上的安全规程在此刻具象化,电力生产的严谨性远超想象。”
次日,团队转战江苏安信电气工程有限公司,开启电气设备全流程实践。作为一家深耕电气设备领域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安信电气以清洁能源发电为核心业务,秉持“安全、诚信、创新、共赢”理念,构建了覆盖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光伏与风电能源开发的综合服务体系。凭借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及30余项国家专利,企业曾深度参与国家级新能源示范项目,技术实力与行业口碑均居行业前列。
在企业展厅,副总经理以“双碳”战略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光伏与风电能源的核心优势:“可再生、低碳、灵活的特性,使其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抓手。”他通过一组直观数据强化认知:一台2MW风电机组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吨,相当于种植1.5万棵树;而光伏电站的寿命可达25年以上,度电成本已降至0.3元以下,经济性已具备与传统火电竞争的实力。面对成员们提出的“风电间歇性如何破解”“储能技术发展阶段”等现实问题,副总经理结合企业参与的“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详细解析了技术路径:“通过配置锂电池、氢能等多元储能系统,结合智能调度算法,可实现风电出力波动与电网负荷的动态匹配。”他以某沿海风电场为例,展示储能系统如何将弃风率从15%降至3%,同时通过参与电力市场调峰获得额外收益。这种“技术+经济”的双维度分析,让成员们深刻理解到新能源系统集成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能源市场商业模式创新的体现。
在实操环节,团队成员深入变压器生产车间与高空作业实训区,亲身体验电力设备制造与运维的全流程。技术员演示避雷器直流耐压试验时,强调“1毫安电流偏差可能预示绝缘老化”,成员们通过示波器监测波形变化,理解局部放电检测的精密性;在模拟高空作业中,队员们系着双钩安全带操作升降平台,体验在10米高空更换绝缘子的挑战,深刻领悟“安全规程是用经验与教训换来的”这一行业铁律。
企业实验室里,成员们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变压器接头温度,发现一处模拟故障点的温升异常,技术员借此讲解“设备过热是故障前兆,需通过带电检测提前干预”。这种“问题导向”的实践模式,让成员们学会将课堂上的“故障树分析法”转化为实际排查能力。一名队员在操作后感慨:“以前觉得规程是条条框框,现在才明白每条规范背后都是血的教训。”
此次实践活动中,“电照风行队”走出课堂、扎根一线,在真实电力场景中积累经验,在团队协作中锤炼技能。从风场发电的“源头把控”到电气设备的“全链管理”,成员们不仅深化了专业认知,更培养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讨论“如何提高风电场可利用率”时,团队结合风速预测、设备巡检、备件管理等多个环节,提出了优化运维策略的建议;在分析“光伏电站并网难题”时,成员们从电能质量、调度协调、政策支持等角度展开探讨,展现了跨学科思维。
团队负责人总结道:“新能源领域需要既懂技术又具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将把实践所得融入后续学习,以青春智慧助力能源转型。”未来,“电照风行队”将持续探索清洁能源技术,关注氢能、储能、智能电网等前沿方向,并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创新竞赛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
“电力人的使命,不仅仅是点亮一盏盏照亮黑暗的灯,更是要肩负起照亮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重任。”团队成员王同学在实践日志中深情地写道。这份对责任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担当,正是此次实践活动赋予青年学子们的最宝贵财富。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这支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队伍,必将以更加扎实的专业能力、更加开阔的创新视野,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征程中,书写出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贡献出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走进电力前沿,践行青春使命
- 2025年7月9 - 15日,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电照风行队”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需求,以“驭能致远,电照风行”为主题,赴国家
-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