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不均衡的问题愈发凸显。2025年暑期,一场旨在探寻语言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拉开帷幕,为这一难题带来新的曙光。7月1日至7日,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逐梦推普,绚我家乡”志愿服务队在指导教师兰丽娟带领下,赴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梅子垭镇、鞍子苗寨,开展全国大学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实践。此次活动聚焦于普通话普及度提升这一关键环节,旨在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在这段短暂且特殊的时间里,我们不仅亲身感受了彭水苗族土家族浓郁独特的文化魅力,还深刻体验到了推普实践中遇到的挑战与收获。我们团队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任务,深入郁山镇、梅子垭镇和鞍子苗寨的居民家中进行走访调研,同时走进苕粉厂、苗浆酒坊、酥食工坊等当地特色产业场所,与企业负责人和传承人密切交流,深入探讨普通话推广如何更好地服务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通讯员 孙馨玥)

图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为实践团成员用普通话宣讲苕粉文化。黄筠茜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对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居民关于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学习意愿进行走访调研。罗欣雨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郁山镇与接受调研的郁山镇公交车司机合影纪念。孙馨玥通讯员摄

图为私家苕粉厂经营人员为实践团成员讲解苕粉的制作过程,团队成员为其录制普通话讲解视频。罗欣雨通讯员摄

图为酥食工坊非遗传承人用方言为团队成员介绍酥食制作步骤,团队成员用普通话朗读的场景。孙馨玥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参观酥食工坊的日常工作内容。孙馨玥通讯员摄

图为梅子垭镇苗浆酒厂负责人为团队成员科普苗浆酒的生产过程,团队成员同步开启普通话直播。黄筠茜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根据负责人的指引认真观察苗浆酒原料的直播镜头。孙馨玥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跟随酒厂负责人进入地下酒窖的直播镜头。孙馨玥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私家苕粉厂前合影留念。黄筠茜通讯员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