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怀化市沅陵县博物馆里传来阵阵生动讲解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励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此开展的“触摸文脉,志愿同行”活动,让馆藏文物与本土文化在青春视角下焕发新活力。
实践团成员以志愿讲解为载体,为参观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沅陵历史深处的大门。战国“黔中郡”青铜剑的纹饰里,藏着古代军事与工艺的密码;明代辰州窑青花瓷的釉色中,凝结着先民的烧制巧思;近代沅水航运文物则诉说着昔日商船往来的繁华盛景。年轻讲解员们用通俗语言拆解专业知识,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
更具巧思的是,讲解中融入了乡土烟火气。通过明代“辰州茶引”文书与当代碣滩茶制作的对照,展现“沅陵茶甲湘西”的传承脉络;晒兰肉的色泽里,是沅水两岸的阳光与松木香气;辰州傩戏面具的斑斓纹样,勾勒出本地民俗的独特轮廓。这些讲解让年轻人读懂了故乡的文化基因。
此次活动以青春力量为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正如实践团成员所言,博物馆里的老物件,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未来,沅陵县博物馆将继续依托志愿力量,让非遗技艺、特色物产在乡村焕发新生,让文化传承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