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励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怀化市沅陵县实践基地启动了“触摸文脉,志愿同行”教育振兴行动。该活动聚焦乡村青少年群体,通过引导他们走进本土文化深处,筑牢文化认同的根基,为乡村文化振兴开拓长效发展思路。

实践团成员以沅陵县博物馆为阵地,系统梳理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战国“黔中郡”青铜剑的纹饰里,藏着古代军事与工艺的双重密码;明代辰州窑青花瓷的烧制技法,折射出当时手工业的繁荣图景;近代沅水航运的史料记载,则还原了沅陵作为商贸枢纽的昔日盛景。通过这种深度解读,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让专业历史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在讲解内容设计上,团队充分结合沅陵地域特色,打造“古今对话”的生动场景:将明代“辰州茶引”这份珍贵文书,与当代碣滩茶的制作流程对照讲解,用古代官府文书的记载,佐证沅陵茶叶久负盛名的历史渊源;晒兰肉那琥珀色的肌理中,满是沅水两岸阳光与松木交织的独特风味;辰州傩戏的各式面具,更是沅陵民俗文化多姿多彩的鲜活注脚。让年轻人读懂故乡的文化基因,正是文化振兴的核心要义。
博物馆里的一件件老物件,实则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富矿”。这场由青年志愿者发起的文化传承行动,正潜移默化地为乡村注入新的精神动能。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将继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特色物产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让文化传承的细流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壮阔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