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妈祖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2025年7月,泉州师范学院“潮涌闽海 和合致远”社会实践队前往莆田市博物馆、湄洲岛妈祖祖庙、下山村等地,通过实地调研、录制主题思政微课、开展交流座谈会的方式,深入学习妈祖文化,感悟“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的“和合”精神。
一、莆田市博物馆探寻海洋与妈祖文化的奥秘
莆田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拥有深厚的海洋文化积淀。实践队踏入莆田市博物馆参观学习,从展出的瓷器、玉石中,感受莆田作为世界妈祖文化发源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定位。队员们在博物馆的核心展厅——妈祖文化展厅,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与文物资料结合的方式,悉心探寻妈祖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演进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妈祖慈悲、善良和勇敢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勇敢地面对海洋的挑战,妈祖文化诠释着中华文明“海纳百川,和合天下”的智慧,成为海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实践队在莆田市博物馆参观学习场景
二、湄洲岛妈祖庙深悟妈祖文化“和合”魅力
天下妈祖,祖在湄洲。实践队前往湄洲岛妈祖祖庙参观学习,通过天妃故里浮雕、“升天古迹”崖刻上的文字记录,队员们直观的感受到妈祖文化从护佑航海的平安祈愿,到赐福祉、保平安的民间信仰的变化。站在妈祖源流博物馆陈列的文物前,队员们体悟到妈祖文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内涵在世界各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作为联结四海、祈和合的全球精神纽带,妈祖文化对和平,友谊与合作的精神追求,与“协和万邦”的“和合”精神内高度契合,都展现出对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践队在妈祖祖庙参观学习场景
三、下山村探索渔村蜕变与自然共生的智慧
实践队走进湄洲岛最南端的下山村,探索一座曾经只以渔业为主的传统村落,如何走出一条“靠海护海、以景兴村”的振兴之路。在与村支书的座谈会上,队员们围绕“下山村如何以产业、文化为笔,绘就‘村美民富产业旺’的新画卷”展开深入交流。在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下山村牢记习总书记对妈祖文化发展的指示,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围绕“生态养殖-文化旅游-清洁能源"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带来了上亿元的收入。通过实地调研,队员们切实感受到妈祖文化促进海洋经济与人文传承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中的生态与文化融合提供了生动样本。
实践队在下山村开展交流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湄洲岛调研时,指出“要丰富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特别是妈祖文化。”妈祖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保护好、传承好,更要发扬起来。新时代征程上,传承妈祖文化不仅是守护民族向海图强的精神图腾,更是彰显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自信。队员们纷纷表示,要以敬畏赓续“立德行善”的薪火,要以笃行弘扬“和合共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