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中国,需你我共同行动
暑假期间,我有幸参与了 “绿色中国,你我共同行动” 主题实践调查活动。在为期近二十天的实践中,从最初的问卷设计到后期的实地调研,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收获颇丰。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更让我深刻体会到 “绿色中国” 建设的紧迫性和全民参与的重要性。
实践之初,我们小组用5天时间围绕问卷设计展开了激烈讨论。大家首先对调查主题进行了精准定位,明确此次调查要聚焦公众环保认知、日常环保行为以及对环保政策的了解程度三个核心维度。在确定问卷题目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反复推敲每一个问题的表述方式。比如在设计 “您认为你所在的社区/街道/学校的环保宣讲活动对您的环保行为影响如何” 这一问题时,我们特意增加了 “影响较小(偶尔改变行为)”“影响较大(部分行为持续改变)” 等选项,不仅选项简洁,而且举出了具体例子,以方便公众理解问卷内容,借此更精准地掌握公众的认知水平。经过2次讨论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包含 19 个问题的正式问卷,涵盖选择题和多选题两种类型,既保证了调查的全面性与高效性,又兼顾了数据统计的便利性。
接下来的12天线下问卷发放,是对我们实践能力的全面考验。我们将调查范围覆盖了城市社区、商业街区、乡村集镇和校园等不同场景,计划收集约3500份有效问卷。第一天在市中心广场发放问卷时就遭遇了 “闭门羹”,不少市民以 “没时间”“不感兴趣” 为由拒绝填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调整策略,先向受访者说明调查的公益性质,再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问卷内容,逐渐获得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在乡村调研时,我们遇到了新的挑战。部分老年村民文化程度有限,对问卷中的专业术语理解困难。我们便逐题进行解释说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 “碳达峰”“碳中和” 等概念转化为 “减少烧煤烧柴”“多种树” 等生活化表述。记得在农村调研时,有老人握着我的手说:“你们年轻人有心了,现在山上的树比以前多了,但河里的水还是不如从前清。” 老人朴实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环保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活跃在不同的地区,在各自的地方进行调查,对于周围的人进行调查,有时顶着炎炎烈日,有时要预防突如其来的大鱼。虽然我们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遭受了不理解,但当看到 3500 份有效问卷在后台呈现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这些问卷不仅是数字的积累,更是不同群体对环境保护的真实心声。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在环保认知方面,83% 的受访者能准确说出三种以上环境问题,但只有 35% 的人能清晰表述 “绿色中国” 的核心内涵。这说明公众对环境问题有基本认知,但对国家环保战略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环保行为方面,62% 的受访者表示“会经常采取环保行为”,但坚持做到“参加过垃圾分类等环保活动”的仅占 28%,环保认知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明显落差。
不同群体的环保表现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学生群体环保意识最强,87% 的学生表示了解垃圾分类标准;而企业职工虽然普遍认同环保重要性,但因工作繁忙,实际环保行动参与度较低。城乡对比中,城市居民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方面表现更优,农村居民则在节约水电、秸秆回收等方面做得更好。这些数据差异为我们后续分析环保工作的重点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实践过程中的几个小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在社区调研时,一位老人教育小孩子要把垃圾正确分类扔进垃圾桶时,一个家庭的教育让我明白环保不是口号而是生活习惯。在乡村调查时,村民们反映的 “农田塑料薄膜回收难” 问题,让我意识到环保政策在基层落地还存在 “最后一公里” 障碍。这些鲜活的案例比任何数据都更能反映环保现状。
此次实践让我在能力提升方面收获良多。问卷设计阶段,我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调研目标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问题,掌握了基本的问卷设计原则。实地调研中,我的沟通能力得到极大锻炼,从最初的羞涩胆怯到后来能从容应对各种拒绝,逐渐学会了用真诚打动受访者。数据整理阶段,我熟练运用 Excel 进行数据统计,掌握了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深刻理解了团队协作的意义,二十天的共同奋斗让我们从陌生到默契,遇到困难时互相鼓励,取得进展时共同分享,这种团队精神将成为我未来成长的宝贵财富。
实践结束后,我们小组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几点思考建议。针对环保认知与行动脱节的问题,建议加强环保宣传的实效性,多采用案例讲解、现场演示等直观方式;对于城乡环保差异,应制定差异化的环保推广策略,城市侧重垃圾分类和绿色出行,农村强化秸秆利用和农药减量;针对环保政策知晓率低的问题,建议将环保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同时利用社区公告栏、乡村广播等基层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这些建议虽然稚嫩,但凝聚着我们对环保工作的思考。
回望整个实践过程,我深刻认识到 “绿色中国” 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的承诺。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践行环保,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迈出一小步,就能汇聚成环境保护的强大力量。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做环保理念的传播者,更要做环保行动的实践者。未来我会将实践中收获的环保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同时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参与环保行动,为 “绿色中国” 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践行绿色理念,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绿色中国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这次暑期实践调查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激励我不断为绿色中国、美丽地球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也期待更多的青年朋友能够加入到环保事业中来,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清洁、美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作者:罗欢 来源:社会调研调研总结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巧手编竹传非遗 推普润心助振兴
- 玉溪师范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墨江小分队在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镇开展"非遗+推普"特色课堂。推普团成员通过"历史讲解
- 2025-07-25
- 构建绿色中国,需你我共同行动
- 文章为我参加暑假实践调查的新的体会,记录了我们实践队从确定主题,确定问卷题目和问卷分发调查的过程,也记录过程中我的心路历
- 2025-07-25
- 绿色家园,从我做起
-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保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我在社区组织了一次以“绿
-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