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中原工学院学子携“捶草印花”入社区,非遗传承点亮青春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7月22日,中原工学院智能与服饰服装学院“捶草染青衿”非遗传承实践团,走进新郑市华夏城社区,与社区夏令营深度联动,成功举办了一场浸润人心的捶草印花非遗技艺公益实践活动。

  活动当日下午,实践团成员抵达社区后完成了场地布置并与参与活动的学生们进行交流,初步了解他们对这项古老印染技艺的认知。此次活动由实践团成员段金瑶、谢婉晴担任主讲,系统讲述捶草印花深厚的历史底蕴,并细致拆解了从选叶、布局到捶打、固色的完整工艺流程与关键技巧。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讲解“捶草印花”历史及原理。马雨箬摄

  在实操环节,实践团全体4名研究生分工明确、协作流畅,为学生们提供耐心细致的“一对一”指导。在实践团成员示范后,学生们挑选草叶花朵排列于素色细麻布上,并用胶带固定,经过捶打,植物的汁液与脉络逐渐清晰地拓印于织物之上,现场的讨论声和敲打声此起彼伏。

图为小朋友们认真观摩志愿者操作步骤。马雨箬摄

图为小朋友动将植物固定到手帕上。张慧慧摄

  本次公益课堂超越了单纯的手工体验,构建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对话。它不仅让参与的青少年直观感受到捶草印花所蕴含的自然美学与先民智慧,更显著提升了他们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同与探索热情。孩子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直言“原来草叶也能作画”、“想把印好的布带回家珍藏”。实践团成员以年轻化的表达与互动方式,成功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与传承使命的种子。

图为小朋友展示成品。张慧慧摄

  此次活动是中原工学院智能与服饰服装学院积极落实“青春传承中华文脉工程”的生动写照。实践团以非遗为桥梁,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公益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勇担文化传承使命的自觉。

图为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马雨箬摄

  未来,“捶草染青衿”实践团将继续深耕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计划走进更多社区与校园。团队坚信,通过青年一代富有创造力的持续接力,必能激活传统技艺在当代的生命力,培育新生代传承力量,让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非遗瑰宝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薪火永续。(通讯员:段金瑶、谢婉晴)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竹编技艺进乡村,非遗传承助振兴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精心策划一场以“探乔口古韵 拾水乡童趣”为主题
  • 2025-07-25
  • 竹丝巧织 承续非遗文脉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以“巧手编竹韵,童
  • 2025-07-25
  • 传承竹编技艺,赋能乡村振兴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探乔口古韵 拾水乡童趣”主题教育振兴活动,以
  • 2025-07-25
  • 非遗竹编进课堂,文化赋能促振兴
  • 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于长沙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
  • 2025-07-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