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长沙市望城区开展了"非遗竹编进乡村"文化振兴主题活动。活动通过传统技艺教学与创新实践,为当地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活动现场,促进团成员以"理论讲解+实物展示"的形式,生动讲述了竹编技艺的千年传承与当代价值。志愿者们将复杂的编织技法拆解为"挑一压二""经纬交错"等简单步骤,孩子们手持竹篾认真模仿,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完成了一件件充满童趣的竹编作品。10岁的李同学兴奋地说:"我要把这个竹编小篮子带回家给奶奶看!"
活动特别设置了"非遗小讲堂"环节。促进团成员通过对比传统竹编器具与现代工艺品,引导孩子们思考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之路。现场还展示了团队前期调研收集的乡村竹编老物件,让参与者直观感受传统技艺蕴含的生活智慧。
这次活动是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暑期实践的重要一环。团队指导老师表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通过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既能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又能为传统工艺注入青春创意。后续团队还将开展"乡村非遗档案整理""双语非遗解说"等特色活动,以文化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团队将持续探索高校专业优势与乡村振兴需求的结合点,为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