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长沙市望城区实践基地开展了“品乔口风情 绘水乡童梦”主题教育活动,致力于为乡村青少年构建文化传承平台,探寻非遗活化新方式。
活动现场,围绕“创意竹编手作”展开趣味教学。江玲玮与其他志愿者从竹编的历史渊源、工艺特色讲起,细致演示基础编法与图案设计要点,将复杂技艺转化为易懂的步骤。孩子们围坐一圈,听得兴致勃勃,在问答互动中积极挖掘竹编背后的文化故事,让这项古老技艺在孩童的好奇心下焕发新彩。
动手环节中,孩子们拿起竹条、竹丝认真创作,志愿者们巡回指导,及时解答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起编固定到花样完成,专注的神情与额头的细汗相映成趣。当一件件融入童真想象的竹编作品呈现出来时,满满的成就感洋溢在整个活动室。作品分享环节,孩子们讲述着自己的设计想法,纯真的语言里满是对传统手艺的独特理解,也让志愿者们深切感受到非遗传承的勃勃生机。
此次活动不仅是传统竹编技艺的普及课堂,更是高校学子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舞台。他们凭借专业素养与热忱之心,架起了传统文化与少年儿童之间的沟通桥梁,让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绽放光彩。未来,该校将持续鼓励学生走出校园,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守护文化遗产,谱写青春力量与传统技艺交融的新篇章,让更多人领略传统工艺的深厚底蕴与鲜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