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拾光者实践队响应国家“百千万工程”号召,紧扣主题,深入乡村,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赤诚温暖“一老一幼”。实践队通过八段锦教学、反诈宣讲守护银龄群体,以硬笔书法、素描、语言艺术课程进行推普加美育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并深入农户开展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研,为乡村振兴注入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一、非遗康养与反诈防线:银龄群体的双重守护
上午,实践队员陪老人打完八段锦后,开展防诈骗知识普及。乡村老人易受骗情况,精心准备了一堂“接地气”的反诈宣讲课。主讲队员运用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结合的方式,将“保健品陷阱”“冒充亲友诈骗”“养老金骗局”等常见套路,转化为老人听得懂、记得住的身边案例。从手机操作演示到面对面答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筑牢反诈防线,让反诈知识融入老人日常,守护乡村长者“钱袋子”,以实际行动传递社会关怀,助力乡村平安建设。
二、普美双驱:为乡村幼苗浇灌成长力量
在助力乡村教育实践中,拾光实践队聚焦文化传承与素养培育。书法硬笔课上,队员指导学生执笔书写,以规范汉字、经典诗词为载体,推动普通话传播,让学生在墨香中感受语言文化之美;素描课里,从线条运用到光影捕捉,队员引导学生观察、创作,开启美育新窗。一软一硬,以推普厚植文化根基,以美育滋养心灵,为乡村孩子勾勒成长新画卷,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添彩。
三、入户调研:听老人故事,寻老人所需
下午,实践队入户调研,对老人进行细致的采访。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老人攀谈,精心倾听老师的故事,并对老人的需求详细记录。在走访了云门村委管辖的10个村小组中的3个,遇见的独居老人较多,他们对村委构建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打造长者饭堂与“以老携老”机制给予好评。老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大大提升。此外,有老人表示子女长期在外打工,对实践队的到来以及温暖的关怀感到高兴。
在乳源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赤诚温暖“一老一幼”,为乡村振兴刻写下充满温度的青春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