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霄,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建筑与规划系教授。他深耕建筑学领域二十余载,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在建筑设计与中国建筑史方向取得丰硕成果,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多年来,他多次带领学生深入乡村,曾指导团队运用三维数字建模技术助力湖北钟祥市石牌镇荆台村古村落保护与活化,率队实地测绘山街胡家大院等古民居建筑数据,为乡村古建筑的守护与传承提供了坚实支撑。


史料记载,方家湾曾由十口塘堰环抱,故得名“十堰方家湾”。建筑群静卧岗丘之上,坐东朝西,地势东高西低,呈梯次延展。外围石墙合围,墙外护濠深掘,形成易守难攻之势。村内建筑错落铺陈,既存共性肌理,又显个性章法,公共空间与街巷延续着传统格局。古城墙残迹、古池塘清波、古器具旧影散落村中,房屋皆以石条筑基,青砖覆面,内填土石,隔墙采用九立柱穿斗式木构架。

抗战时期,村民击毙数名企图施暴的日寇,招致敌军报复。为抵御侵袭,百姓在家中秘密构筑地道暗堡。日军攻入后焚毁部分屋舍,使村落蒙受重创。如今方家湾因保护缺位,外围城墙已经倾颓仅存南北门楼,古建筑凋零坍塌,屋内雕花在岁月侵蚀中消逝。

七月,肖霄带领武汉科技大学“慧眼瞰今测绘乡村古建,星火撷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深入广水市杨寨镇大布村方家湾,调研这座历经烽火与百年风霜的古建筑群。他沿古城墙残存的墙基从南门楼行至北门楼,轻抚沧桑的石门,阳光下石料闪烁的星光与鬓间银丝交相辉映,无声诉说着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走进村子,现代水泥房与青砖古宅相邻,钢筋水泥与青瓦白墙相互渗透,边界在时光里渐渐模糊交融。
“目睹这座庞大建筑群未能完好留存,损毁之深让我痛心。”肖霄语气沉重地说,“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始终是首要任务。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如何规划古建筑与现代民居的空间关系。”目前,他正率领团队展开精密测绘与三维建模,并坚定表示:“方家湾虽难以在现实中重建,但依托现有搜集的资料和三维建模技术,这座承载厚重历史的建筑群,让其在数字三维空间里‘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