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工厂赋能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年输送高技能人才 800 名》​
《数字孪生工厂赋能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年输送高技能人才 800 名》
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基地的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近日因数字孪生工厂的赋能而备受关注。依托这一创新举措,该校年输送高技能人才达 800 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中,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曾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实训设备损耗高,大量的实操训练使得设备经常出现故障,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企业新技术教学滞后,市面上的新技术不断涌现,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难以快速跟上企业的技术更新步伐,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需求。
为解决这些痛点,学校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方案。数字孪生生产线是其中的亮点,它以 1:1 的比例精准模拟本地车企产线,学生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远程故障诊断实训。这一系统的应用,使得设备损耗降低了 70%,大大节约了实训成本,同时也让学生能更安全、高效地进行实训操作,提前熟悉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
AR 导师眼镜的投入使用,为汽修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当学生操作发动机时,眼镜能够实时识别工具误差并发出语音警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升实操技能水平。
区块链学分银行的建立更是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搭建了桥梁。它能够存贮学生的实习成果,并生成相应的能力图谱,这些成果获得了华为等知名企业的直接认证。这不仅让学生的努力和能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也为企业招聘提供了精准的参考依据,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这些创新实践,积极落实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并因此获得工信部 “5G + 工业互联网” 专项经费 1800 万元。这不仅是对学校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也为学校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创新创业价值方面,学校的专利设备 ——AR 眼镜误差反馈装置和数字孪生引擎,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应用价值。在商业潜力上,该校已与 3 家车企签订人才定向输送协议,年产值预估达 2000 万元,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借助数字孪生工厂等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实训教学中的难题,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相信在未来,该校将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者:淮北师范大学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一班丁修奇 来源:网上搜索 线下调研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人居环境焕新颜,青春志愿润心田
- 7月20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走进永兴县实践基地,开展“净环境·美乡村·砺初心”人居环
- 07-22
- 清扫家园靓乡村 助力振兴显担当
- 7月21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志愿清扫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改善乡
-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