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同行,夏令营启幕
2025年7月14日,广东财经大学炽霞逐光实践团在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新龙村开启了为期四周的韶关新龙暑期夏令营。该活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教育帮扶号召,结合乡村探索与义教,为当地小学生开设特色课程,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图为开营仪式合照。李子睿 摄
多方聚力,仪式暖场 当日9时,开营仪式于和乐亭举行。新龙村党支部书记宁声珍在致辞中提到:“新龙村教育资源相对薄弱,非常感谢广东财经大学炽霞逐光实践团连续多年带来的支教帮扶,孩子们每年都盼着夏令营的到来。”团队负责人李子睿介绍,下乡前三个月,团队14名成员均接受了广州市灯塔计划提供的专业培训,将围绕社区探索、美育、性教育等主题开展教学,还会组织家访与文化体验活动。
图为宁书记发言。何仲涛 摄
课程多元,首周开讲
仪式后,第一周各课程同步展开。一班教室里,义工王欣妤的性教育课充满童趣,她以绘本《小威向前冲》为起点,讲解生命的起源,随后组织的“孕妈妈”游戏更是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孩子们将书包塞满书背在身前模拟“孕肚”,尝试弯腰捡笔、系鞋带,亲身体验怀胎十月的艰辛。课后,一班的陈同学揉着发酸的腰说:“以前爸妈从不说这些,总觉得生孩子是很简单的事,现在才知道妈妈怀我的时候有多辛苦,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妈妈。”下午的首节社区探索课以“自我探索”为主题,孩子们拿起画笔,在纸上勾勒出自己心中的模样,有的画了自己打篮球的样子,有的画了帮奶奶做家务的场景。二班的李同学在纸上写下:“我明白自己有优点、还能变得更棒,但也发现自己其实也有不少小缺点。”

图为首节社区探索课程。林恩羽 摄
乡土交融,课程绽放 课程设计始终紧扣乡土特色,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知识的魅力。美育课中,义工吴峰带来了黏土,先给孩子们展示新龙村老房子上的雕花砖图案,再教大家用黏土按压、塑形、雕刻,不一会儿,带着本土特色的“迷你雕花砖”就在孩子们指尖诞生了。积极心理学课上,义工苏滢组织的“优点轰炸”游戏让课堂暖意融融,孩子们围坐成圈,轮流说出同伴的优点,“他会主动帮同学搬桌子”“她画画特别好看”……五年级的张同学被大家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课后他笑着分享:“以前总觉得自己普通,现在知道会爬树帮邻居摘果子、能帮奶奶挑水都是优点,原来我也很厉害。”自然教育课上,义工何仲涛带着孩子们走进村旁的小树林,踩着松软的泥土,观察不同形状的叶子——有像手掌的梧桐叶,有像眉毛的柳叶,还有边缘带锯齿的枫叶。孩子们兴奋地收集着叶片,回到教室后,用彩笔、胶水将叶子改造成“叶子小怪兽”,有的给叶子画上圆眼睛,有的用树枝做小怪兽的触角,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作品里,藏着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
图为义工指导小朋友制作“叶子小怪兽”。潘泽敏 摄
保障有力,温情护航
考虑到天气炎热,后勤组准备了医疗物资和防晒用品,保障孩子们和团队成员的安全与舒适。为了让小朋友们获得更生动的课程体验,后勤组还依据课程目标适配物资与教具。传播组则用镜头记录点滴,义工陈艺涵的相机里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瞬间,也有队员深夜备课的场景,这些素材将做成视频,让更多人看到乡村教育的改变。

图为课堂小朋友们积极互动。陈艺涵 摄
初心不改,未来可期 团队已在新龙村开展支教五年,累计服务学生超250人次,开展特色课程30余门,获2024年广东省“益苗计划”关爱少年儿童类重点项目、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省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团队负责人潘泽敏表示:“支教不是单向给予,我们从孩子眼中看到纯粹,从村民身上学到坚韧,这种双向成长才是实践的意义。”未来三周,团队将继续用心耕耘,与孩子们共同成长,为乡村教育播撒更多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