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深化乡村生态教育,7月13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创新推出“奇妙的农田小世界”自然课堂,带领乡村儿童探索可持续农业智慧。
识五谷,知农本。实践队员向孩子们介绍了我国四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重点讲解了“第一大粮”水稻的分布、品种及约120-150天的完整生长周期。孩子们对我国粮食安全根基有了直观认识。

探共生,悟智慧。活动核心聚焦“稻-鸭-鱼”共生系统的神奇。队员们详解三者如何互助:水稻为鱼鸭提供栖息与食物;鸭子控虫除草、踩松土壤、粪肥还田;鱼类捕食害虫杂草、排泄物滋养水稻。孩子们惊叹于自然循环的巧妙。实践队更结合历史,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中国推广类似生态农法的智慧传承,引导孩子们理解“不可竭泽而渔”、借鉴“桑基鱼塘”等传统生态智慧的现实意义。
实践队以农田为课本,将生态保护与国情农情教育融入生动实践。孩子们不仅增长了农业知识,更在心中播下了敬畏自然、珍惜粮食、崇尚生态农业的种子,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青春的教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