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在安化县实践基地开展“恰同学少年故事赏”主题课堂,通过讲述毛泽东与一师师生的情谊,引导青少年感悟红色教育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青春力量。
课堂以湖南第一师范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切入点,结合毛泽东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阐释了“向群众学习”的深刻内涵。实践团成员提到,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深受校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熏陶,养成了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这为他后来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徐特立等老师对毛泽东的深远影响成为课堂重点。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品格,以及杨昌济“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教育理想,深刻塑造了毛泽东的人民立场。实践团成员指出,乡村振兴同样需要这种“甘为人梯”的精神,号召青年学子向基层学习,在服务中成长。
课堂尾声,实践团组织“青春传承礼”活动,青少年们通过诵读毛泽东诗词、书写乡村振兴誓言等形式,表达扎根乡土、接力奋斗的决心。村委书记李明表示:“这种红色教育课堂既传承了历史,也照亮了现实。我们期待更多青年把‘人民的学生’理念带到乡村,助力惠民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