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慧眼瞰今测绘乡村古建,星火撷红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杨寨镇大布村村民委员会,聆听村党支部书记方峰讲述村庄八十余年舞龙传统与青年返乡建言献策的生动图景,见证该村的传统文化和发展愿景。龙舞灯明。据方峰介绍,村庄舞龙传统已有八十多年历史,是村民共同传承的文化瑰宝。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村中会有村民组织舞龙表演,摆设长桌宴席。“舞龙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是凝聚乡情的纽带。它构建起游子心中最鲜明的乡愁符号。”方峰表示。舞龙成为激活乡村的“情感开关”,在这一天,外出务工的游子从五湖四海归乡,让沉寂的村落热闹起来。舞龙表演就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牵引着游子们归乡的脚步。
青智汇聚。实践团队了解到,舞龙传统不仅是团圆宴会,更是乡村发展的议事平台。返乡青年在宴席上建言献策,诉说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然而,“仅仅是这部分返乡青年的帮助,并不足以帮助大布村远离贫困。我们需要更多建议和帮助来推动村庄发展。汇聚各方力量,才能更好地推动村庄发展。”方峰强调。目前,他正在积极探索该村地致富发展之路,发掘村庄独特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集体土地经济......同时,也期待更多青年人才和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共同描绘该村地美好未来。
从舞龙翻飞的古建筑群,到长桌宴上青年们的振兴蓝图,大布村的时光流转见证了传统文化习俗在乡村发展中的独特价值。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仅是文化的展示,更是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它们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