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绿色矿山转型实录:技术攻坚与机制创新

发布时间:2025-07-1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绿色矿山转型实录:技术攻坚与机制创新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正经历从单点治理到系统化转型的深刻变革。记者通过实地采访中矿精诚科技、中煤集团等企业,结合大学生调研团队的一线调查,揭示矿山生态修复的技术突破与机制创新。
  
技术突破:清洁运输与生态开采
氢能重卡规模化应用
在鄂尔多斯露天矿区,中矿精诚科技集团投入运营的氢能重卡和电力重卡已全面替代传统柴油运输车。“传统燃油车排放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该集团吴经理向记者展示运输区实时监控画面,“虽然单台车投入高达传统车辆三倍以上,但这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据天津商业大学调研团队实测数据,该技术使矿区运输环节碳排放降低70%。
保水开采技术落地
中煤集团在井下开采中推行“保水开采”技术体系。工程师曹宇解释核心原理:“通过充填式开采控制地层塌陷,同步实施含水层重建,最大限度保护脆弱生态环境。”在山西平朔煤矿,该技术配合矸石回填工艺,使复垦区植被恢复率达到95%,远高于周边不足10%的自然地貌覆盖率。
 
机制创新:资金监管与政企协同
四方共管基金机制
中矿精诚科技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基金”制度,每吨煤产出计提15元专项资金。“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环保局及企业四方共管账户,”吴经理介绍,“资金专项用于复垦绿化和污水处理,验收合格方可动用。”该机制促使企业复垦周期从行业平均5年压缩至2年,有效减轻土地使用税负。
 
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
针对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内蒙古试点“矿山生态修复联合监管中心”。该模式整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7个部门职能,建立勘探开采修复监测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平台。实践表明,项目审批时间缩短40%,申报材料精简60%。
民生协同:土地再生与收益共享
科学复垦实践
中矿精诚科技严格执行“用啥还啥”复垦原则:开采前耕地归还后仍作耕地,林地则恢复为林地。“政府要求覆盖1.5米厚种植土,”吴经理解释复垦难点,“我们外购种植土确保厚度,这是作物成活的关键。”在树种选择上,采用抗旱易活的杨树、松树为主,并适当搭配经济林木满足村民需求。
三金补偿机制落地
大学生团队创新的“股金薪金租金”民生补偿机制在3个矿区试点推行:
土地入股获取分红(股金)
参与管护获取劳务报酬(薪金)
出租闲置房屋发展民宿(租金)
大同市采纳该团队设计的“碳汇收益共享基金”,将矿区2万亩林草地碳汇收益注入社区,预计年增收200万元。
技术攻坚:国产化突破与应用
技术适配体系建立
《全国矿山修复技术适配图谱》将修复区划分为6大类型,推动技术精准应用。在云南多金属矿区,“生物炭固持+超富集植物提取”技术组合使修复效率提升35%。
国产装备突破瓶颈
面对85%高精度检测设备依赖进口的困境,中煤集团成功研发国产化土壤修复装备。“进口设备要价2000万元,国产设备成本降低70%,”技术人员现场演示撬装式修复舱,“铅砷污染浓度半月下降90%。”
行业展望:规范发展与全球合作
开采方式根本转变
“野蛮开采、不计生态代价的方式一去不复返,”吴经理强调行业趋势,“保水开采、充填开采等新技术将成为主流。”自然资源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煤矿复垦率从2015年32%升至2023年67%,植被恢复周期缩短50%。
一带一路技术输出
中煤集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向南非、俄罗斯等国输出煤机装备与低碳开采技术。曹宇表示:“我们在工程施工、装备出口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大地新生的希望
在平朔煤矿复垦区,三个月前大学生种下的沙棘苗已吐露新绿。“修复不是终点,而是新发展的起点,”团队指导教师望着连片沙棘田感慨。正如复垦区矗立的誓言碑所刻:“取走黑色金子,必还绿色希望。”随着《矿山生态修复条例》立法进程加速,资源型地区的绿色转型正迎来全新篇章。
 
作者:张译方 赵程成 耿欣玉 贾中正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稻花香里说丰年 生态课堂润童心
  • 稻花香里说丰年 生态课堂润童心
  • 7月11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益阳市安化县实践基地为乡村学子带来了一堂以“奇妙的农
  • 07-11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