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实践团扎根天池能源将二矿 用专业实践书写能源报国青春答卷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近日,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露天采矿班“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师生一行,奔赴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二矿开展社会实践。一周时间里,团队以“深入一线学本领、立足专业悟使命”为目标,在露天采矿现场的沉浸式调研中,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让“能源报国”的信念在与矿山的深度对话中愈发坚定。
 
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天池能源将二矿以智能化开采、绿色生态修复为特色,是露天采矿行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实践团抵达后,首先在企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智能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采场作业面的设备运行状态、爆破参数监测数据等信息。“原来课本里的‘露天矿生产调度’,在这里是通过5G+北斗系统实现的全流程智能管控,这种科技感让我对行业未来充满期待。”实践团成员、2021级露天采矿班学生赵阳说。
 
在深入采场的实地学习中,团队沿着穿孔区、爆破作业面、运输干线一路调研。企业工程师结合现场设备,详细讲解了露天矿“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的生产链,重点演示了智能爆破振动监测仪、边坡雷达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实践团成员们一边用手机拍下设备细节,一边对照《矿山地质学》《露天矿设计原理》中的知识点提问:“这里的边坡角设计如何兼顾安全与效率?”“冬季严寒对爆破效果有哪些影响?”工程师们结合实际案例逐一解答,让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落脚点。
 
“你们脚下的每一寸矿场,都连着国家能源安全的大账本。”在与企业青年技术团队的座谈会上,将二矿安全生产部主任的话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他分享了团队攻克极寒地区露天矿高效开采技术的经历:“当年为了让设备在零下30度正常运转,我们在矿场守了整整三个月,最终拿出了一套保温方案。能源报国,就是要解决真问题。”实践团指导教师李老师表示,此次实践正是要让学生看到,“能源报国”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一代代人在技术攻坚中展现的担当,这正是高校培养能源人才的核心目标。
 
实践期间,团队还围绕“露天矿智能化装备推广瓶颈”“矿区复垦植被选择”等课题开展调研,通过访谈一线工人、记录生产数据、整理技术手册,形成了多份实践报告。2022级学生陈雨在笔记中写道:“当看到排土场上新种的梭梭草抽出绿芽,听师傅说‘我们挖煤也要给大地留生机’,我突然明白,新时代的露天采矿人,既要懂开采技术,更要怀生态情怀。”
 
此次天池能源将二矿之行,让“北疆青锋”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专业学习与国家需求的紧密联系。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坚定的行业信念,投身能源事业,让青春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据悉,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已连续多年组织学生深入西部能源企业,通过“一线实践+专题调研+思想引领”的模式,引导青年学子在了解行业中明确方向,在锤炼本领中践行使命,为能源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情系红领巾 实践助成长
  • 情系红领巾 实践助成长
  • 7月10日,塔里木大学电气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红石榴,青春逐梦”社会实践团走进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铁热克镇铁热克村,为当地十余名儿童开
  • 07-10
  • “智创兴乡· 匠筑青春”小分队与正东的“三下乡”之约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