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一场满载温情的中医义诊活动在中国行善者小镇热闹开展。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医药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安徽中医药大学校友办特别邀请舒城县中医院的校友专家团队,与校内"熟地当归"本硕博爱心义诊团携手,为当地村民送上免费中医诊疗服务。王国宝院长(1992届针灸推拿康复专业)、聂永全副院长(1999届针灸推拿康复专业)、徐斌主任(1994届中医临床专业)三位资深校友领衔参与,活动现场人气爆棚,贴心服务赢得村民们一致点赞。
校友义诊显担当,妙手仁心暖人心
义诊现场,专家诊台前早已排起长队,村民们带着期待等候诊疗。一位受胃病多年困扰的村民坐下后,王国宝院长仔细询问症状、查看舌苔、触摸脉象,很快开出量身定制的中药调理方,连煎药火候、服药时间等细节都一一叮嘱。"王医生说得太细致了,连我这老婆子都听得明明白白!"患者家属感激地说。隔壁诊台的聂永全副院长正为一位肩周炎患者推拿。他一边示范按压斜方肌的手法,一边向围观的志愿者讲解:"这个动作能放松紧张的肌肉,旁边这个穴位按下去,能让气血流通更顺畅。"几分钟后,原本肩颈僵硬的小伙子起身活动,惊喜地说:"聂医生这手太神了!按的时候就觉得一股热流在身上窜,现在浑身都松快了!"徐斌主任则结合村民生活习惯,用接地气的话讲解"治未病":"平时吃饭定时定量、早睡早起、少生气,比啥都强。老皱着眉头,气血都堵了,心情舒坦才不容易生病!"一番话引得村民们频频点头鼓掌。

青春力量添温度,医学生化身"健康桥梁"
活动中,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00后志愿者格外亮眼。他们是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分工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布置现场、挂横幅、摆桌椅;有的清点血压计、火罐、宣传手册等物资;还有的引导村民、登记信息,维持着现场秩序。"奶奶您慢点,先坐这儿歇会儿。"志愿者小马轻声扶着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顺手帮她测了血压。专家问诊时,医学专业的志愿者们还当起"翻译官",把专业术语转换成方言,确保村民听懂每一条诊疗建议。"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到乡亲们,再累也值!"针推专业的小张擦着额头的汗说。村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临走时拉着志愿者的手再三道谢。这些年轻身影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学生的担当,让义诊既有专业水准,更有满满温情。

凝聚校友力量,共筑基层健康防线
此次义诊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也展现了安徽中医药大学校友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初心。通过校友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学校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彰显了"三下乡"的育人成效,也凸显了"凝聚校友力量,共筑健康防线"的活动主题。

未来,安徽中医药大学将继续整合校友资源,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持续加强与校友的合作:一方面依托校友网络对接基层需求,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义诊、健康讲座;另一方面搭建产学研用平台,协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从资深校友到青年学子,两代中医药人接力服务基层,不仅守护了群众健康,更让中医药文化在实践中薪火相传。安徽中医药大学将带着这份责任与温度,继续为全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