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学子于洋田村赋能乡村教育新图景
2025年7月2日,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朝阳逐梦文明实践队”带着满腔热忱,奔赴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洋田村党群服务中心。这支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队伍,身着统一队服,怀揣着服务乡村、助力教育的坚定信念,开启了一场充满意义的实践之旅。初到洋田村,队员们迅速投入到环境清扫志愿服务中,清扫村道、整理公共区域,为村民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完成清扫工作后,他们将实践重心及时转向教育帮扶领域,决心用知识与关爱,为村内儿童点亮精彩的暑期生活,勾勒乡村教育的崭新图景。
在教育帮扶的实践中,音乐课堂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践队员们精心筹备,反复打磨教学方案,最终选定共青团主题曲《有我》作为音乐教材。之所以选择这首歌,是因为歌曲中蕴含的“强国有我”的担当精神,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
课堂上,队员们采用逐句教学的方式,耐心地引导孩子们理解歌词的深层含义。起初,孩子们还有些羞涩腼腆,声音小小的,跟唱时也显得有些拘谨。但在队员们充满鼓励的眼神与温和的话语引导下,孩子们逐渐放开了自己。随着一句句歌词的学习,他们的声音愈发响亮,眼神也愈发坚定。当唱到“划时代的风与浪,正静待少年的臂膀”时,孩子们昂首挺胸,齐声诵读,清澈而又充满力量的歌声回荡在党群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队员们观察到,孩子们尤其喜欢副歌部分,当唱到“朝着星辰大海的方向”时,他们的眼睛亮得像星星,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那一刻,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成为了传递理想与信念的桥梁。
图为队员给孩子们上课 陈美娜摄
除了音乐课堂,实践队还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一对一”课业辅导角。洋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村庄,存在着不少留守儿童,他们在暑期面临着学习资源匮乏、缺乏有效学习指导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孩子们提供细致入微的课业辅导。
在辅导过程中,队员们认真检查孩子们的暑假作业,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重点讲解。对于数学应用题,队员们注重引导孩子们理解题目中的逻辑关系,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推导方法;在语文阅读方面,则耐心地传授阅读技巧,帮助孩子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一位学生,被一道复杂的数学应用题困扰了多日,始终找不到解题的头绪。队员在了解情况后,从基础概念入手,一步一步引导他分析题目条件,梳理解题步骤。经过队员的耐心讲解,学生终于茅塞顿开,成功解出了这道难题。兴奋之余,他开心地说:“哥哥讲的方法比老师还简单!”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帮助下取得进步,教导他的队员感慨地说:“知识传递需要耐心,而孩子们的笑容是最好的回报。”每一次辅导,都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
图为队员给小朋友一对一辅导 陈美娜摄
此次在洋田村开展的教育帮扶活动,是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深化“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对于实践队队员们来说,从最初的环境清扫者转变为如今的教育陪伴者,角色在变,但服务乡村发展的初心始终未改。在与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这种渴望,让队员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青春有为”的内涵。他们明白,自己的每一份付出,都可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未来一周,“朝阳逐梦文明实践队”将继续扎根洋田村,持续开展美育课程与心理关怀活动。他们计划开设绘画、手工等美育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谈心交流、团体活动等方式,给予孩子们心理关怀,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在队员们的努力下,将为洋田村注入更多青春动能,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乡村教育的新图景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