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寄情,薪火相传。2025年3月3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衿承古韵,童稚绘新篇”文化传承实践团携手迈皋桥街道景和园社区开展“巧手剪新春,童心传非遗”主题活动。活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为载体,通过“知识讲解+实践创作”的形式,带领社区儿童与家长共同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图为主持人讲解剪纸知识 刘雨萱摄
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向孩子们讲述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当讲到“剪花娘子”库淑兰的故事时,孩子们被这位民间艺术家在困苦中坚持创作的精神深深打动。
图为主持人耐心回答小朋友的问题 刘雨萱摄
随后,志愿者们现场演示了剪纸的传统技法,并引导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握住剪刀,在喜庆的红纸上勾勒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等吉祥图案。
图为主持人发放剪纸材料 刘雨萱摄
在亲子协作环节,祖孙三代围坐一桌共同创作的场景尤为动人,家长们耐心指导孩子如何折叠纸张、把握下刀力度。6岁的林小萌兴奋地举着自己的剪纸作品说:“这是我和奶奶一起剪的,要贴在新家的窗户上!”
图为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完成剪纸 刘雨萱摄
本次活动共完成优秀作品10余件。实践团负责人王老师表示:“当孩子们用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传统纹样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基因的活化。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年轻人成为非遗保护的生力军。
图为本次活动合影留念 刘雨萱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