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四川大学学生团队赴巴中市通江县红军石刻标语原址开展实地考察

发布时间:2025-02-2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四川大学学生团队赴巴中市通江县红军石刻标语原址开展实地考察

  为深入挖掘红军石刻标语承载的革命记忆,探寻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活化路径,2025年2月17日,四川大学石铭丹心团队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深入至诚镇、沙溪镇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为本团队“红军标语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红军石刻标语分布最密集的区域,通江县现存24处标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红色文化的重要实物载体。在通江县至诚镇、沙溪镇负责同志及村干部的陪同下,团队重点考察了两处最具代表性的标语原址。

  “平分土地”标语位于至诚镇九子坡村,是全国现存最大的红军石刻标语,被誉为“标语之王”,刻于高24米,宽67.5米的巨型白砂岩崖壁上,字幅高8.75米,宽52.5米,字幅面积459.38平方米。当地居民讲述,当年在人工开凿“平分土地”标语时,有红军战士不慎坠落悬崖,为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同时,至诚镇负责同志进一步解读,此标语从左向右读——“平分土地”,呈现的是土地革命纲领,而从右向左读——“地土分平”,则成为一句铿锵有力的革命动员口号,展现了红军宣传工作的智慧与创造力。

  图为团队成员驻足瞻仰“平分土地”标语 王子轩摄

  “赤化全川”标语位于沙溪镇红云崖高25.9米的悬崖峭壁之巅,字幅高 5.85 米,宽53米,字幅面积为 310.05 平方米,紧邻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2013年前后,当地为“赤化全川”标语原址修建了栈道与观景台,并在对面山头修建了一处眺望台,供当地居民与来往游客驻足瞻仰。团队成员认真聆听王坪烈士陵园讲解员标语背后的故事,感受军民同心、共克时艰的革命伟力。

5f15f9b166c35f5810e49f3326382ee

  图为团队成员驻足瞻仰“赤化全川”标语 王子轩摄

  调研期间,团队还前往位于沙溪镇王坪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瞻仰长眠于此的25000余名红军烈士。在纪念碑前,团队成员肃立行礼,聆听讲解员讲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感悟跨越百年的坚定信念与革命精神。

419fe8ecb85adcdb11d4266daf5a615

  图为团队成员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合影 王子轩摄

  此次调研中,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口述史采集、影像收集和与各级文物部门的对话,系统梳理了通江县典型红军石刻标语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价值,顺利推动了团队“红色标语行”的进程,更为后续进一步的保护与活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团队将承前启后,继续深耕红军石刻标语研究,让川陕革命老区富蕴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供稿人:苟鑫、赵温欣、余家沂、王子轩、王华玲、樊一序、陈培鑫、王晓玮、许文章)

作者:苟鑫、赵温欣、余家沂、王子轩、王华玲、樊一序、陈培鑫、王晓玮 来源:四川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四川大学学生团队赴巴中市恩阳古镇红军石刻标语原址开展实地考察
  • 四川大学学生团队赴巴中市通江县红军石刻标语原址开展实地考察
  • 四川大学学生团队赴巴中市馆藏红军石刻标语园开展实地考察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