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暖阳义行”基层服务实践团利用寒假时间在各自家乡分散进行了社会志愿服务,团队共有11人,其中朱诗文为组长,常慧玲、查云静、姜俊杨、韩英俊、柯航、李佳佳、李瑞瑞、潘子航、温志鑫、张硕是组员。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分析、创新和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还能增强时间管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实践让学生接触多元文化,拓宽视野,并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同时,社会实践也是积累经验、建立人脉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提升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实践促进个人成长,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并通过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社会贡献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总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
通讯员 朱诗文
一、垃圾分类志愿行,环保意识共践行
寒假期间,组员张硕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
在志愿服务当天,他们身着统一的红色志愿者马甲,早早来到居民社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他们耐心地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详细说明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等不同类别的区分方法。有的志愿者站在垃圾桶旁,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有的则深入社区,向过往的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解答大家的疑问。
在与居民的交流中,志愿者们发现,虽然很多人对垃圾分类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对于一些难以界定类别的垃圾,不知道该如何投放。针对这些问题,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解答,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垃圾分类小窍门。
对此,他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在帮助他人、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和成长,还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践行垃圾分类,我们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


二、助交警管理早高峰交通
2025年1月20日,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姜俊杨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港城大道与沙洲西路交汇路口,参与社会实践,协助交警管理早高峰时段的交通秩序。该路口是张家港市的交通要道,早高峰时段车流量大,行人众多,交通压力显著。姜俊杨身穿志愿者马甲,手持指挥旗,与交警一同疏导车辆、引导行人,确保路口通行有序。
对此,他表示“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交通管理的实际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港城大道与沙洲西路交汇路口是张家港市的重要交通节点,早高峰时段车流量巨大,行人流量也极大。在这样的环境下,交警需要快速判断车流方向,合理分配通行时间,同时还要兼顾行人的安全。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交警引导非机动车和行人,避免他们闯红灯或占用机动车道。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观察车流动态,预判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行动。此外,我也注意到,许多交通拥堵问题源于部分市民不遵守交通规则,比如电动车随意变道、行人横穿马路等。这让我意识到,交通秩序的维护不仅需要管理者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自觉配合。未来,我希望通过更多类似的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为社会的有序运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社区清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区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寒假期间,山东临沂的韩英俊,江苏邳州的潘子航和温志鑫都参加了小区卫生清洁活动,旨在提升居住环境并增强个人责任感及实践能力。
活动前,他们与物业协调,明确了工作范围和所需物资。物业提供了必要的清洁工具,并指出了重点区域:绿化带、楼梯间和公共活动区。在合理分工下,我们确保了工作效率。
尽管天气严寒,大家依然满怀热情地清扫了绿化带、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公共区域,使其焕然一新。此外,他们逐层清理了楼梯间的杂物和小广告,呼吁居民共同维护小区的整洁。
对此,韩英俊表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价值和参与社区生活的意义。我见证了团队成员克服困难的过程,并理解了小区环境卫生管理需多方配合,特别是提升居民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我对物业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示敬意,并感受到社区的凝聚力与温馨。这段经历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并激励我在未来继续推广环保理念,为改善小区环境贡献力量。”
潘子航表示“尽管身体疲惫,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满是成就感。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改善乡村环境需要长期坚持。未来,我会继续参与这类活动,带动更多人爱护村庄环境,让家乡一直美下去。”
温志鑫表示“这次实践让我深知,个体的点滴努力能汇聚成改变社区面貌的强大力量。它不仅净化了环境,更拉近了邻里情。往后,我愿将这份温暖延续,守护社区的每一寸美好,让家园常绽文明之花。”
四、参观红色展馆
江苏省扬中市柯航2月9日参观了扬中市友好村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了基地内的多个场馆,包括国防教育营、红色文化馆、农耕文化馆和初心学堂等,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事迹和扬中地区的“渔耕文化”。在本次参观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2月10日参加了扬中市新民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活动内容包括环境清洁、老年人关怀,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对此,科航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精神,展现了社区互助的良好风貌。”
五、体验剪纸文化
云南省保山市查云静于1月24日在交通社区参与社会实践,随着春节的临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提升大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和参与感,我她们社区组织了一次"迎新春,制手作"的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手制作春节手工艺品,让居民们感受到节日的温馨氛围,同时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此,她表示“此次实践,我们参与了剪窗花,写对联等活动,不仅体验了做手工的乐趣,还能将作品送给村里的留守老人装饰家里,十分有意义。同时此次活动也增进了邻里关系,使社区更加和睦融洽。我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也明白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整理图书馆图书
李瑞瑞描述到“在寒假的社会实践中,我有幸帮助村委会整理图书。这个过程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图书分类和整理的知识,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村委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活力。
这次实践让我认识到,图书整理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细致和耐心。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图书进行分类,标签要清晰明确,便于读者寻找。同时,这也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让我更加懂得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明白了书籍的重要性,它们是知识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只有亲身参与,才能真正理解村委会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我也更加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的来说,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收获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应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