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当下,工业生产活动的扩张致使水污染形势日益紧迫,广大乡村地区的水环境亦遭受严重威胁,水质恶化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严峻形势下,广西师范大学“净源绿行小队”敏锐地捕捉到新材料领域的突破曙光——氧化石墨烯。这一具有卓越性能的重点新材料,在水资源净化领域尤其是净水膜的研发应用方面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潜力。小队以此为核心切入点,毅然踏上了一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科研实践探索之路,矢志为基层地区的污水净化难题觅得创新良方,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寒假期间,“净源绿行小队”的足迹遍布广西桂平市社坡镇、河池市六寨镇以及福建龙岩市曹溪镇等地。实践活动前期,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与水资源净化相关的资料信息,并精心组织了线上调研交流会。在交流会上,成员们各抒己见,深入探讨研究方向与重点,结合前期资料对各地水质状况进行初步分析,进而科学合理地规划出详细的实地调研路线,为后续的实地考察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活动进入中期,线下调研小组深入各个调研地,不畏艰辛,实地详细勘查当地的水质状况。他们穿梭于河流、湖泊与乡村水网之间,采集水样并运用专业设备进行精准检测分析。同时,积极与当地居民进行密切交流互动,认真倾听居民们对水质变化的直观感受与见解,深入剖析水质下降的根源所在,如工业废水违规排放、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全面了解水质恶化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实验室成员在学校科研基地紧锣密鼓地开展实验创新工作。他们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与技术手段,采用光电协同的电化学方法进行反复试验与优化。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氯化一氧化石墨烯过滤复合膜与苯胺—GO复合膜。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对这两种复合膜进行了全面性能测试,并与实地调研所获取的水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复合膜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优势,其操作流程简便易行,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异色异味物质,且淡水流量稳定且可观,完全满足实际净水需求,净水效能大幅超出预期,为解决当前水污染治理难题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曙光。
实践活动后期,团队将实验研发的产品带到实地进行线下模拟应用测试。在模拟应用场景中,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稳定性,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显著,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充分证实了“净源绿行小队”所研发技术的先进性与可靠性,更为氧化石墨烯在环保领域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本次深入的科研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们深刻领悟到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凭借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的社会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净源绿行小队”将持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不断优化完善技术方案,力求让创新技术能够惠及更多地区,为构建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水资源污染问题,携手共进,共同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