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当非遗遇见童心:模戳印花美育课堂走进家乡幼儿园

发布时间:2025-02-1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这个充满文化韵味与创新活力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无数代人的智慧与情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以非遗模戳印花为主题的美育课堂社会实践活动。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深刻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激发了我对美育教育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模戳印花,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活动初期,我对模戳印花这一非遗项目知之甚少。模戳印花,是一种利用雕刻有图案的木板,通过沾取颜料后在布料或其他材质上按压形成图案的传统工艺。它源于古代的少数民族,是人们在从前的日常生活中为了美化衣物、织物而创造的一种手工技艺。在准备实践之前,我对模戳印花进行了初步的了解,那些精美的图案、细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无一不展现出古人的智慧与审美。当真正亲眼见到各式各样的模戳以及印花作品时,它们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时代。令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活动开展前,我们统一分发了材料包并自行购买教学用具,进行任务分配和培训,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我选择在家乡当地的一所幼儿园进行实践,为小孩子开展美育课堂。

  课程开始,我先为孩子们展示模戳印花的成品作品以及相关图片,激发孩子们对模戳印花的兴趣和好奇。随后我对模戳印花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模戳印花的历史和传统手工技艺,让孩子们了解印花的基本概念和来源。接着我向孩子们展示了两种不同图案的模戳,并让他们用手触摸模戳,感受花纹凹凸起伏之中蕴含着的民族特色和智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最后介绍了印花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向孩子们讲解模戳印花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我先为孩子们示范了印花的步骤和技巧,包括如何如何涂抹颜料、如何控制力度进行按压等。随后便让孩子们动手进行实践,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颜色组合,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最后组织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印花作品,并进行合影留念。

  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美育课堂的重要性与独特价值。美育绝不仅仅是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模戳印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欣赏美、感受美,更重要的是,我切身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通过课堂实践,我不仅能够学习到这项技艺的制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带领更多的小朋友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技艺的保存,更是对少数民族精神的弘扬。

  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收获颇丰。首先,我对非遗模戳印花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从技艺本身到其背后的文化价值,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次以非遗模戳印花为主题的美育课堂社会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生命力。通过动手实践与创新尝试,我不仅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进行创新性转化,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未来,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探索非遗文化,不仅限于模戳印花,而是广泛涉猎更多的传统手工艺,通过数字化手段等方式,让更多人看到非遗之美,感受到中华各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机会参与到非遗文化的教育普及工作中,培养更多年轻一代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这次实践中学到的知识与经验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去,为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次以非遗模戳印花为主题的美育课堂“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旅程。它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心怀敬畏,勇于创新,就一定能让这些古老而美好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绽放异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作者:尚昱炎,马金梅 来源: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秘水利"安全卫士"——走进晋城西河缓洪库的实践之旅
  • 当非遗遇见童心:模戳印花美育课堂走进家乡幼儿园
  •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运河精神
  •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运河精神
  • 江苏师范大学运河支队精神传承调研团围绕红色文化展开系列活动。2024 - 2025 年,我们走访多地运河支队相关场馆,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参
  • 02-12
  • 健康科普进万家 鱼刺哽喉知多少
  • 2025年寒假期间,西安交通大学宗濂书院“问医寻道 调病研因”实践团队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讲座、传单、调研
  • 02-1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