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寒假,淮北师范大学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李鑫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永兴镇谭铺村的发展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她积极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村委会,在档案整理、关爱退役军人等工作中展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曲青春奉献的动人乐章。
李鑫同学参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十分纯粹,那就是锻炼自我与服务家乡。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寒假往往是休息放松的时光,但李鑫却有着不同的想法。她深知,自己在学校里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应当将这些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家乡永兴镇谭铺村,这片她自幼生活的土地,承载着她的成长记忆,也有着她对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于是,李鑫主动联系了永兴镇谭铺村民委员会,开启了她为期11天的实践之旅。
初到村委会报到,李鑫便接到了一项重要且繁琐的任务——协助整理和更新村民信息档案。村民信息档案是村子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以往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式较为传统,这些档案存在着海量且格式不一的问题。面对堆积如山的资料,李鑫没有丝毫退缩。她迅速制定了一套整理方案,首先按户分类,将杂乱无章的资料初步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在这个过程中,她需要仔细甄别每一份资料,确保分类准确无误。
分类完成后,便是更为细致的核对与录入工作。每一项信息,无论是村民的姓名、年龄,还是家庭人口、联系方式等,李鑫都认真比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因为她明白,这些信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一旦出错,可能会给村民后续办理事务带来诸多不便。在录入电子表格时,她全神贯注,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反复确认录入的内容。
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长时间的工作让李鑫感到疲惫,但她始终坚守岗位。经过数天的努力,她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整理后的村民信息档案焕然一新,查询和管理变得方便快捷。村干部在使用新档案时,对李鑫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赞扬。这不仅提高了村委会的工作效率,也为村子未来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谭铺村洋溢着喜庆的氛围,而李鑫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参与组织村里的春节慰问退役军人活动。退役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为保家卫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李鑫深知此次活动的意义重大,因此,从活动筹备阶段开始,她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在物资筹备方面,李鑫积极与村干部沟通协调,了解慰问品的采购预算和种类。她不辞辛劳地奔走于各个商店和市场,仔细挑选质量上乘、实用的慰问品,力求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同时,她还协助设计了慰问活动的流程,从拜访路线的规划到与退役军人交流环节的安排,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她的精心思考。
活动当天,李鑫怀着崇敬的心情,跟随村干部一同登门拜访退役军人。当他们走进退役军人的家中,看到那些曾经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李鑫心中充满了敬意。她热情地与老兵们打招呼,帮助村干部摆放慰问品,然后与老兵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他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老兵们回忆起战争年代的经历,眼中闪烁着光芒,那些英勇战斗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李鑫。
在交流过程中,李鑫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不时地与老兵们互动,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她用真诚的态度和温暖的话语,让老兵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村干部也为老兵们送上了真挚的节日祝福,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整个慰问活动充满了温馨与感动,退役军人纷纷表示,这次慰问让他们倍感温暖,也让他们回忆起了那些难忘的时光。
在与村民交流的过程中,李鑫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她深切地感受到,村民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们渴望家乡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活条件能够不断改善。有的村民希望村里能够引进更多的产业项目,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年轻人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稳定的收入;有的村民则希望村里能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水电等条件,方便大家的日常生活。这些朴实的愿望,让李鑫更加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李鑫的实践活动得到了永兴镇谭铺村民委员会的高度认可。在实践单位意见中,村委会对她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整理档案工作中,她的耐心细致让档案管理变得更加规范有序,为村委会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春节慰问退役军人活动中,她满怀热忱,与老兵交流真诚,精心筹备物资,为活动出谋划策,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她的真诚付出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夸赞她是个懂事、能干的好姑娘。
此外,李鑫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村委会实践期间,她能够快速融入集体,主动向其他村干部请教学习。遇到问题时,她积极与大家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她的积极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团队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氛围。
李鑫同学的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青春与乡村的深度对话,是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这次实践,她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这为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指明了方向,也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对于李鑫来说,这次实践只是一个开始。她表示,未来将会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利用自己所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为家乡的数字化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她希望能够帮助村里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村委会的工作效率;也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宣传家乡的特色产业和文化,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谭铺村,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李鑫同学的故事,是众多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他们带着知识和热情回到家乡,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大学生们拥有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思维,他们的参与能够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则为大学生与家乡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家乡、服务家乡。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李鑫这样的大学生投身于乡村建设,将个人的成长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他们的青春力量,必将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从李鑫同学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担当与作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形象”的实践精神,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榜样。相信在她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服务家乡、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大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将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