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双重挑战。为了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同时提升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与保护意识,特别是激发青年一代的文化责任感,2024年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舞韵载非遗,声律传千古”巴渝非遗歌舞文化寻访团走进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采访木洞山歌传承人秦萩玥。
秦萩玥,一位土生土长的木洞人,自幼便与木洞山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歌手,更是木洞山歌传承的重要力量。木洞文化服务中心,寻访团成员有幸有幸聆听了她亲自演唱的木洞山歌,那悠扬的歌声仿佛穿越了时空,将大家带入了那个充满劳动与欢笑的年代。
在访谈中,秦萩玥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与木洞山歌的深厚情缘。她讲述了自己从小在木洞山歌的熏陶下成长,以及后来放弃出国机会,毅然选择回乡传承非遗文化的经历。秦萩玥表示,木洞山歌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一传统文化。
秦萩玥还向寻访团成员展示了她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努力与成果。她不仅保留了木洞山歌的原汁原味,还结合现代音乐元素,对山歌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与演绎。同时,她还积极推广木洞山歌,通过举办音乐会、开设线上课堂等方式,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这一非遗文化。
在访谈过程中,寻访团成员们们被秦萩玥的执着与热情深深打动。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探访活动,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他们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关注和支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寻访团成员还与秦萩玥进行了互动交流,就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青年人在其中的角色与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秦萩玥鼓励大家要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探访木洞山歌传承人秦萩玥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外国语学院同学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更激发了他们投身文化传承事业的热情与决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非遗传承的使命与责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讯员:朱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