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边疆行知实践队赴广西凭祥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体验,7月8日至7月10日,广西师范大学大学生边疆行知实践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凭祥镇,开展了一次为期三天并以《推普背景下地方方言保护策略——以凭祥市为例》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旨在通过下乡走访,了解当地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的具体情况,并依据走访结果和调研资料,思考、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从而可以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提出凭祥方言传承和发展的策略。而团队之所以选择凭祥市作为此次活动的调研对象,是因为该市位于中国南疆,边境线长97公里,有“中国南大门”之称,是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凭祥市有壮、汉、瑶、苗、佤、京、回、侗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为85.63%(壮族人口比例为84.7%),是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综合凭祥市位于中国边疆的地理位置且含有多个少数民族的民族分布情况的这两方面来看,凭祥市‌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和特别的语言文化环境可以为本次调研活动提供许多相关的素材,从而有利于加深团队成员对当地语言使用情况的了解和助力本次调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开始下乡调研前,边疆行知实践队的团队成员们分工协作,提前设计调研活动策划案,包括提前查找和收集相关资料、提前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交流、走访地点和路线的确认与规划、调研中相关素材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环节,以保证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7月8日上午,团队成员抵达凭祥市凭祥镇并与社区工作者会面。随后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到凭祥市凭祥镇前进村(大弯弓屯)、连全村(弄全屯)和柳班村(板班屯)开展此次调研工作。
  图为团队成员与凭祥镇居民了解当地方言和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吴慧琪 供图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以实地考察的方式,走进每家每户,对居住在凭祥镇几个村的村民进行访谈。当地居民满满的善意和热情给团队成员带来了一种强烈的亲近感。同时,当地村民对待采访问题认真思考并回答,还主动介绍和分享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情况。在社区工作者和当地群众的支持与帮助之下,团队成员们收获满满,顺利地完成了调研走访工作,收集到了许多资料,并对当地的语言使用情况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凭祥镇柳班村村民。吴慧琪 供图
  7月10日下午,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结束,团队成员离开凭祥市。回看这几天的实践调研,回想整个调研活动过程,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调研给她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村民们的笑脸浮现在她们的脑海中,当地丰富多样的特色方言也让团队成员们印象深刻。
  图为社区工作者与团队成员的合影。吴慧琪 供图
  此次下乡调研活动不仅增进了团队成员对凭祥市地方方言的了解,增强团队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与凭祥市的联系,更是为思考如何在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提出可行、有效、适当的地方方言保护策略提供了许多真实宝贵的调研资料。未来,边疆行知实践队将继续分析和思考调研资料,继续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来为凭祥市以及相关地区提供地方方言保护建议,即如何在普及好普通话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延续地方方言,以此来促进民族文化的延续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独特性的保护,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供文化支持和文化力量!
作者:吴慧琪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边疆行知实践队赴广西凭祥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 边疆行知入凭祥,共寻方言保护之路
  • 边疆行知入凭祥,共寻方言保护之路
  • 为响应国家关于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并重的政策,边疆行知实践队组织了此次“三下乡”调研活动,并希望通过深入调查和了解凭祥市凭祥镇
  • 09-0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山西临汾土门镇调研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