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文化润疆,“语”你同行

发布时间:2024-09-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的水西沟镇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近些年来,借助着不断完善的旅游产业链,镇民们在这片土地上洒下辛勤的汗水,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道路。若是在水西沟镇聊起家长里短,街坊邻居们便会热情的端出一碗奶茶招待彼此,用一口地道的新疆方言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而面对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镇民们则会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表达对游客们的热情与欢迎。7月20日,中南大学赴新疆推普实践团队在一天的时间里,通过实地走访与面对面访谈,展开了以水西沟镇“闲来小镇”美食步行街的旅游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重点考察了镇民在普通话与本地方言两方面的语言能力与态度等。

  在“闲来小镇”美食步行街上,团队成员采访了卖糖水的个体户——李先生。提及本土方言,李先生颇有感慨。他表示,方言是一种“乡音”,是人们相互交流与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与李先生的交谈中,团队了解到,在水西沟镇,有许多家庭的老人和孩子交流并不流畅。一些老人年事已高,不会讲普通话,而孩子们在学校上学时一直讲普通话,对使用本土方言并不熟练。一家人在餐桌上交流时,往往参杂多种语言,他们能大致听懂彼此的话语,却不会使用对方惯用的语言。

  沿着整齐的石板路继续向前,团队成员走进了一家手工小吃店,哈萨克族店员艾依拉姑娘正熟练的整理商品。她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因此她较多使用本土方言。但是,她认为普通话在她的日常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平常,她会将做好的奶酪等农副产品来到镇上的集市上卖,也会通过网店将商品卖给外地人。在这个过程中,她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促进交易的正常进行。逐渐地,她也能够听懂并且运用普通话与其他人交流。她认为,如果没有普通话的推广,那么语言障碍将会是销售的“绊脚石”,她也不会顺利地从传统的线下交易过渡到线上交易。

  中南大学赴新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团队旨在加大普通话推广的广度深度,提升乌鲁木齐县南山地区的语言文化素养,助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

作者:高晓阳、尹晓萱 来源:中南大学人文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彝路柚我,筑梦凉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
  • “彝路柚我,筑梦凉山”暑期社会实践队探寻三河旧址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