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广西学子三下乡:傩风古韵展芳华,美育艺行焕新生

发布时间:2024-09-01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广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用双眼发现非遗文化之美,并增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7月27日至7月31日,广西师范大学“傩戏魅影”团队深入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探索傩文化魅力的社会实践活动。
       聆听文物之音——走进毛南族博物馆
       毛南族博物馆作为展示傩戏、傩面具等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不仅收藏了丰富的文物,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信仰。团队成员们一踏入博物馆后就被眼前的傩文化展品深深吸引,从古朴庄严的傩面具到精美的傩戏服饰与道具,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傩文化的古老传说和神秘色彩。在这里,团队成员深入参观了傩面具展厅,系统了解了傩面具的多样种类、精细制作工艺及其在传统傩戏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韵味。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博物馆展品。王文露 供图)
 
       探寻创新之路——实地调研柳浪咧小镇
       柳浪咧小镇,作为全国唯一的毛南族特色商旅小镇,凭借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持续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该小镇在傩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劲的活力与发展潜力。调研当天,运营中心谭经理为团队成员详尽阐述了柳浪咧小镇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对傩面具、花竹帽、毛南族传统服饰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及其衍生文创进行了深入了介绍。
       在这里,傩面具作为毛南族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获得了全方位的展示与延续。同时,傩面元素还被广泛运用在各种生活化的物品中,涵盖挂饰、扇子、文具等。这种对傩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发展模式,为团队成员们揭示了毛南族傩文化所蕴含的更为丰富多元的发展潜力。
       守护文化之脉——对话傩文化非遗传人
       南昌屯作为毛南族的发祥地,孕育出了独特而神秘的毛南族傩文化。此次团队成员们有幸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毛南族木雕技艺第八代传承人谭建新老师进行了拜访。谭建新老师以其深厚的学识,为我们系统介绍了傩文化和傩面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并接受了团队的采访,为传承与弘扬这一民族瑰宝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傩文化不是光我们毛南族的民族文化,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必须要重视……”采访过程中,谭老师展现了对于傩文化传承的殷切期望,他希望在传播傩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社会各界对傩文化的广泛关注与深厚热爱。
       随后,团队成员们跟随谭老师来到傩面具制作室,通过亲身体验傩面具的制作,感受傩文化的独特魅力,由此对傩文化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共筑传承之梦——深入走访下南乡南昌屯
       下南乡南昌屯作为毛南族的重要聚居地,承载着世代相传的傩文化精髓。在这里,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
       通过此次走访调研,团队成员们对傩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机制及其美育实施路径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当看到村民们谈起傩文化时自豪的神情,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了傩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并对其未来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了期待。

       本次实践活动深刻增进了团队成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价值的理解与感悟,并强烈地激发了他们立志投身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崇高事业的决心。未来,团队成员将坚定不移地担当起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与传播者的角色,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宏伟蓝图贡献更多充满朝气与智慧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 张雯清 李柱梅 林晓婷 韦雨欣 王文露

 
作者:张雯清 李柱梅 林晓婷 韦雨欣 王文露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塔里木大学“三下乡”揭秘数字伦理,守护校园信息安全
  • 绿水青山间,青年筑梦行——陕西理工大学数计学院“共筑乡村振兴梦 数据智慧绘新篇”暑期社会实践
  •  南泰学子三下乡:深掘企业精神,共绘时代蓝图
  • 南泰学子三下乡:访聚百强乡镇,擎画振兴蓝图
  • 南泰学子三下乡:走入工业遗存,发掘企业家精神
  • 工业辉煌与企业家精神:交相辉映的时代篇章
  • “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文化传承队”志愿服务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