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助力乡村教育发展,赋能乡村振兴,7月8日,河南工业大学的“‘豫’见幼儿—携手相伴,播撒梦想”团队顺利抵达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下的夹堤尚德幼儿园,开展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
近年来,我国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有益的国内外经验借鉴等,国家重视乡村幼儿园教育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促进教育公平、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还包括优化人口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等多个层面。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国家对乡村幼儿园教育重视的全面意义,展现了国家对于提升全民教育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决心。
乡村幼儿园教育对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儿童的早期发展,还与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公平紧密相连。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可以培养更多具备良好基础教育的农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本次实践活动深入河南省的延津县榆林乡下属的两个村落,并进入两所幼儿园中分头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前期,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结合当地教育现状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科学实验与诗词、艺术、户外活动等融合,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培养孩子探索未来的兴趣,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伴随着每日的朝阳,志愿者们的实践生活正式拉开序幕。清晨,在老师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共同摆放小朋友们的早餐,做准备工作。随后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到来,感受到小朋友们的阳光与活跃,志愿者们也更加有了动力与干劲。跟随着小朋友们的步伐,志愿者们在五个班级协助老师陪伴小朋友们做早操。之后,在正常进行教学任务期间,志愿者们分别在不同的班级中进行一系列化学实验。志愿者利用高锰酸钾,水溶柠檬C,维C片,热水以及透明塑料瓶等材料,进行实验——吃药的魔力,通过有趣的实验变化与温和的言语让小朋友明白生病就要乖乖吃药,身体才会康复的道理,同时激发小朋友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与此同时,志愿者还利用气球,醋,小苏打等材料,展开实验——“膨胀的气球”,并让小朋友们亲手尝试,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除此之外,志愿者也陆续在小中大班展开趣味游戏活动,在娱乐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读心术之我想你猜”趣味游戏,供小朋友们娱乐欣赏的同时,培养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计算能力等;而美术手工扭扭棒,也让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领之下,展现出了丰富的创意性,于无形之中提高其专注力以及观察力;音乐类活动“手指律动”等提升小朋友们手指灵活性,改善手眼协调能力的同时,让孩子们体会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随着夕阳的渐渐西下,这一天的活动圆满结束。志愿者们虽然疲惫,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十天的接触,让志愿者们充分感受到小朋友们的天真与活力、童心与阳光。而志愿者们的到来,也为夹堤尚德幼儿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不仅赢得孩子们的喜爱,也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赞扬,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通过青年学生走下乡,在协助班任老师工作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以及个人能力,拓展趣味活动及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乡村幼儿对外界的渴望,为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志愿者们协助老师们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假期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从而使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真正做到给孩子们带去快乐,带去知识,带去关爱。
大学生三下乡到乡村幼儿园当志愿者,不仅能够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是连接城市与农村,促进教育公平,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形式,志愿者不仅能够帮助乡村幼儿园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也让大学生在服务中成长,实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发展的双赢。(通讯员 王馥婷 刘轩麟)

图为志愿者们进行大扫除 彭一帆 供图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做手指律动 彭一帆供图

图为志愿者们开展化学实验课 彭一帆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