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助力乡村教育发展,赋能乡村振兴,7月8日,河南工业大学的“‘豫’见幼儿—携手相伴,播撒梦想”团队顺利抵达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榆林乡下的榆林乡社区幼儿园,开展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历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而随着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等,我国乡村学前教育虽然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由于基础薄弱,短板明显,瓶颈突出,乡村教育仍面临着资源不均,广度受限,结构局部失衡,标准化程度较低等一系列挑战。促进教育公平的进一步落实,成为了乡村教育的必然意义,也是当前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志愿支教实践对于促进乡村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前期,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结合当地教育现状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将科学实验与诗词、艺术、户外活动等融合,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培养孩子探索未来的兴趣,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伴随着每日的朝阳,志愿者们的实践生活正式拉开序幕。清晨,在老师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共同捆绑蔬菜及植物的枝条、拔草喂小兔子,做准备工作。随后在门口迎接小朋友到来,感受到小朋友们的阳光与活跃,志愿者们也更加有了动力与干劲。跟随着小朋友们的步伐,志愿者们在五个班级协助老师安排小朋友们的早午餐。之后,在正常进行教学任务期间,志愿者们分别在不同的班级中进行一系列化学实验。志愿者利用高锰酸钾,水溶柠檬C,维C片,热水以及透明塑料瓶等材料,进行实验——吃药的魔力,通过有趣的实验变化与温和的言语让小朋友明白生病就要乖乖吃药,身体才会康复的道理,同时激发小朋友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与此同时,志愿者还利用气球,醋,小苏打等材料,展开实验——“膨胀的气球”,并让小朋友们亲手尝试,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
除此之外,志愿者也陆续在小中大班展开趣味游戏活动,在娱乐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读心术之我想你猜”趣味游戏,供小朋友们娱乐欣赏的同时,培养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计算能力等;而美术手工扭扭棒,也让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引领之下,展现出了丰富的创意性,于无形之中提高其专注力以及观察力。
伴随着每日夕阳西下,本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十天的接触,不仅让志愿者们充分感受到小朋友们的天真与活力,同时也为榆林乡中心幼儿园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当地居民的高度赞扬,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也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服务乡村教育的生动体现。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学子的社会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也将继续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为孩子们播种希望,助力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通讯员 李悦莹 刘轩麟)

图为志愿者们对种植园进行修整 李连毅 供图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们玩“读心术之我想你猜”游戏 李连毅 供图

图为志愿者们开展化学实验课 李连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