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贯穿古今。”2024年8月26日,怀着对农村发展的热切关注和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兴趣,西华大学青春闪“药”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宜宾市部分区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厂和博物馆,深入了解黄精和淫羊藿等中草药的的种植与具体应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的力量。
青春闪“药”实践团到达宜宾市
【产业帮扶,打造中药材品牌】
第一站,团队前往位于四川省筠连县的百年傅氏黄精食品厂进行参观考察活动,在工厂负责人的陪同下,成员们详细了解了黄精的种植、加工及产品研发等各个环节。随后,实践团参观了黄精产品的展示区,包括九制黄精、黄精茶、黄精果脯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产品,体现了药食同源理念下对中草药加工产品的创新发展,同时也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践团参观黄精园区
【田间课堂,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实践团随后前往兴文县大坝苗族乡的淫羊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与园区负责人一起深入田间地头,观摩园区采用的新型粮食套作与林下种植的模式。随后与郭宝林院士的学生及园区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会,此次座谈使同学们对传统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医药创新应用的浓厚兴趣。
实践团成员下田近距离观察淫羊藿
实践团成员倾听负责人员分享经验
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园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当地300余名农户的就业问题,还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淫羊藿种植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通过培训提升了他们的种植技能。同学们在与农户的交谈中,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以及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践团成员参观淫羊藿种植基地
【苗岭寻踪,中医药的魅力与发展】
实践团深入大坝苗乡,以博物馆为课堂,开启了一场文化寻根与知识探索的旅行,为乡村振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与智慧。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前往苗医文化博物馆,亲身体验了苗医文化的独特魅力,惊叹于苗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丰富多彩的草药资源。博物馆详细的记录了苗医文化的历史变迁与现代传承,使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苗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脚步的深入,调研团又来到了乌蒙山中草药博物馆。调研团队通过参与互动体验、实地考察,了解学习了乌蒙山区独特的中草药资源和传统用药知识。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成员们对中草药的药性与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实践团成员参观苗医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参观乌蒙山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药香校园,传承千年的健康宝藏】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内容涵盖中医药基本知识、历史传承、现代应用等多个维度。通过对数百名师生的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到校园内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程度和传播现状。调研结果显示,78%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85.32%的学生认为中医药在未来前景广阔,大部分学生对中医药抱有浓厚兴趣,但对其实质内容和应用了解有限,84.62%的学生愿意参加中医药相关学习,87.91%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显示出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见证了传统医学智慧在广袤农村地区的生动实践,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在促进乡村振兴、保障农民健康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加深了大学生对现代农业和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同时展现了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担当与作为。青春的田野行,以药香为伴,以成长为目标,正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乡村振兴,是青年学子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