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青年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于是2024年7月30日,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新安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共计12位学生组成的“微风新安行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学习非遗文化。
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设立多展厅,实践团成员们逐一学习。徽州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因为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饮食文化上的鲜明特色。
图为徽风新安行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员学习徽州饮食文化。武洋 摄
徽剧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形成于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一带的“徽池雅调”,是徽州地区民间歌舞小调与外来戏曲声腔融合的结果。徽剧的声腔体系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清阳腔、四平腔、徽昆等。徽剧作为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与黄梅戏、庐剧、泗州戏并列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同时,徽剧也是全国五大戏曲之一,其影响范围广泛,几乎遍及全国。
图为徽风新安行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员学习徽剧。武洋 摄

图为徽风新安行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员在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合照。武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