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讲好中国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故事,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赴辽鲁皖三省五市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8月走进辽宁省大连市,立足新中国成立75年来国家工业背景,综合采取调查采访、项目体验等方式,深入实地调研大连市老厂区改造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研究工业遗产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在历史遗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培育崇高的爱国情怀,奋力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实践团首先来到大连市西岗区逅库创意产业园,园区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园区的前身——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连泥瓦工具厂,通过改建形成了北欧建筑风格的四合院式创意产业园,同时保留了制楼梯、管道、水泥操作台等工业时代的痕迹,历史的痕迹与现代化艺术恰到好处地交汇融合,使老工厂充分融入都市,并发挥综合性的作用。园区每年策划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致力于提升了市民文化生活层次和城市功能。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了泥瓦工具厂的工业技术,并亲身体验了活字印刷、掐丝等非遗手工,感受具有工业特色的良好文化氛围。

实践团来到了多次登上新闻的工艺遗产改造利用优秀案例——大连沙河口区冰山慧谷智慧综合产业园。这里是大连冰山集团的原址,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以制冷技术起家的大连冷冻机厂,集团在没有相当规模工业遗址改造的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利用搬迁后的老厂区集聚特色产业,营造文化氛围,打造“产业集聚区”、“网红打卡地”,成为中心城区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新样板,不仅促进了城市建设,还推动了旅游经济,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同时园区内保留了大量重工业机器,每台仪器都配有讲解的二维码,真正达到了工业遗产改造与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的有机结合。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大连冷冻机厂铸造工厂改造的工业展览馆、老车间改造成的研学教室等,倾听老工业设备诉说大连重工业建设和改造的故事。

实践团走进了由辽宁无限电二厂改造的大连三十七相文旅科技产业园。成员观看了馆内播放的视频资料,大连城市更新协会秘书长胡文荟教授在其中提到,城市更新的一个条件是反对大拆大建,更新和保护之间存在着一个利益平衡和矛盾。三十七相以其独特的方式实现了这种平衡,产业园由无线电二厂最初的产品线延展出了一个收音机博物馆,充分展现了这座工厂工业历史信息的文脉延续。实践团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参观了全区内的文化交流空间、图书馆及博物馆,体验了破译摩斯密码和发电报的过程,循迹电波了解无线电发明的历史脉络以及抗战时期大连以无线电波搜集的情报资料,从现代化设施中了解厂区故事,通过厂区故事延伸至城市历史。无论是曾经的无线电二厂还是现在的三十七相,都深刻影响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赴辽鲁皖三省五市社会实践团以“重工业发展及其遗产再利用之路探究”为主题,围绕“工业兴国”展开社会实践,重点关注重工业遗产研究,通过老厂房、老物件的新面貌、新用途,了解中国工业及其遗产发展故事,调查研讨工业遗产改造成功经验、现实问题、解决途径及价值意义,积极探索新时代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新路径,致力推动工业文化可持续发展,探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间关系的平衡,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