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江苏大学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故事: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12至8月8日,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红心伴志,青绘乡梦”实践团成员在江苏、河南等地寻访家乡红色记忆,成员们来到家乡革命纪念馆、纪念碑及脱贫攻坚省级贫困村等地,通过实地参观、调研访谈等方式,开启了一次学习红色历史,强化信仰之力的旅程。
实践团成员参观革命博物馆
 
瞿秋白纪念馆,是实践团成员学习的第一站,在这里,成员们真正了解了瞿秋白短暂而璀璨的一生。自1922年瞿秋白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他就接手了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大旗,不仅担任了《新青年》等刊物的主编,更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党的思想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这也仅仅是瞿秋白生命中短暂的一页。跟随讲解员的介绍,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看到了那个鲜活的身影。
第二站,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济源市愚公移山纪念碑。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仰望愚公移山雕像,感受着济源市的欣欣向荣,从79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发表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至今,无数党员及先进个人在愚公移山精神的带领下艰苦奋斗,虽然济源市人来人往,但他们的精神凝聚在这座纪念碑上,见证着济源市的蓬勃发展。
实践团成员瞻仰革命纪念碑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下,济源市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谋在长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带领济源人民实现了从区域边缘跻身发展前沿,到成为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的响的改革亮点。
最后一站,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李梧槚村,在李梧槚村原第一书记郭同庆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这里,现在的李梧槚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子,村民们安居乐业,村委各司其职,炎炎夏日下,每家每户都传来了空调的冷气,谁又能想到,就在2013年,李梧槚村孩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全村128户人中贫困户就有23户88人,但在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扶持下,2017年李梧槚村实现整村脱贫,更在2021年转入乡村振兴阶段,至今,整村风貌焕然一新。
李梧槚村如今规范化种植景象
 
“故事?故事可多了,说也说不完。”在与村书记交谈的过程中,成员们问起脱贫攻坚中的故事和变化,村书记立刻笑着回答道,“第一书记在我们村呆了六年多,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土路翻新成了水泥路,加修了路灯,铺设了管网,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在与村书记的交谈中,还陆陆续续有村民领取政府的补贴,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实践团成员与李梧槚村原第一书记及现任村书记合影
 
团队成员经过多地的调研学习,深刻体会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道路上付出的辛苦与不易。通过这次实地学习体悟,实践团成员们更明白了当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与使命,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学习前辈的精神,努力服务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孙妙 来源:孙妙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砼”助基建,“湘”约兴村实践队八一之际赴湖南山东助力民生
  • 东北林业大学学子走进湖南省援助乡村振兴
  • 夏日炎炎心暖暖,义路同行心相随
  • 夏日炎炎心暖暖,义路同行心相随
  • 夏日骄阳下,一场如火如荼的爱心义卖在乐乐街举行,吸引众多市民关注。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志愿者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更传递了爱心与温
  • 08-27
  • 关爱独居老人,弘扬传统美德
  • 关爱独居老人,弘扬传统美德
  •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辖区内的独居孤寡老人们切身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探寻社会新建
  • 08-27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博济爱康”实践团走进养老服务中心,用爱编织温暖记忆
  • 西北师范大学实践团赴延安开展社会实践
  •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博济爱康”实践团实践纪实: 医心向阳,共筑健康梦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