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以“文”化人,“乡”约流墨!华师学子“三下乡”,“特色课程”启迪智慧明灯

发布时间:2024-08-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重点介绍①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墨实践服务队开展以《诗经》为主题的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开展智育建设,培养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文化自信心。流墨实践服务队围绕传统文化共开展四节课程,分别是《诗经》农业篇、《诗经》黄河篇、《诗经》爱情篇、《诗经》饮食篇。

在课程中,《诗经》农业篇向同学们介绍农业文明,使同学们了解农业对于人民的重要性;《诗经》黄河篇介绍“诗中的黄河”,并结合现实中黄河所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启发同学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诗经》爱情篇带领同学们领略朦胧纯洁的爱情世界,去感悟古人的婚恋之情;《诗经》饮食篇讲解了书中的饮食结构、饮食特点、饮食理念,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流墨实践服务队通过讲解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诗经》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并通过一系列问题讨论,互动讲解,“为革命烈士写一封家书”“画出二十四节气”等等环节,加深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引领同学们增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流墨实践服务队孙乐上课)

(流墨实践服务队康明月上课)

(学生作品展示)

重点介绍②

青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在地方系列文化课程上,流墨队带领同学们一起踏上一段非凡的文化之旅,领略阳江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与深厚底蕴,以地方文化为基石,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文化认同。流墨队分别从阳江特色美食、阳江疍家文化、历史名人冼夫人三个方面,向学生展示美妙独特的阳江特色文化。

在“舌尖上的阳江”课程中,同学们更加细致地了解了豆豉和春砂仁这两种特色调味料及阳江特色小吃猪肠碌,并且通过绘画等形式,宣传自己喜欢的一种  阳江美食并上台展示创作理念。课程中同学们对家乡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转动疍家历史齿轮”课程中,同学们以疍家咸水歌启程,挖掘阳江疍家文化的源头和发展历程,感受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体会阳江疍家人在舞蹈、音乐、手工艺等方面的绝妙表现形式,并共同探讨现代社会中疍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发学生们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和行动。

在《她是冼夫人》的课程中,流墨队带领学生穿过历史长河,钩沉历史况味,用一桩桩生动事迹逐渐描摹刻画出冼夫人鲜活立体的爱国女英雄形象,加深同学们对冼夫人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的理解,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悟冼夫人精神,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生上台发表作品的创作理念)

(流墨实践服务队黄坤上课)

(流墨实践服务队高佳瑜上课)

简单介绍

此外,流墨实践服务队还开设了多种精彩纷呈的系列课程。

流墨队以“红色印记”为主题,开设红色思政系列课程,例如“穿越时空来见你”“寻找边防那抹红”,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流墨队还开展“电池探秘之旅”“小苏打,大秘密”等灵活课堂系列课程,带领学生们培养对不同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鼓励学生们切身了解教科书外的各类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出发的旅途意味着新的开始,流墨队为同学们开设了“出发”系列课程,例如从“心”出发,从“筷”子出发等,鼓励同学们勇敢前行,从“心”出发。

流墨队开展了“唱响古诗《春晓》”“玩转钱鼓”“跃动篮球”等音乐舞蹈体育系列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理解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流墨队以阳江非遗文化为主题开展“漆彩扇韵”“风筝制作小攻略”系列课程,带领学生了解阳江千年历史,助力传承和弘扬阳江非遗文化。

((流墨实践服务队邓惠婷上课))

(学生风筝作品展示)

(学生漆扇作品展示)

 

作者:罗镕怡 来源:罗镕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盐城师范外国语学院“爱心暑托,青春护航”社会实践
  • 以“文”化人,“乡”约流墨!华师学子“三下乡”,“特色课程”启迪智慧明灯
  • 贵州大学黔“质”今“生”实践队深入都匀毛尖集团调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三下乡:赴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开展实践活动
  •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穿越时光的丝线,震泽丝绸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探索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