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社会调查+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窑居筑梦小分队于2024年7月9日至18日前往绥德县开展调研。
陕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民居形式——窑洞。窑洞不仅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
绥德县具有丰富的特色地域建筑文化价值,绥德县位于陕西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境内有龙山文化遗址,资源丰富。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居窑洞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风险。窑居筑梦小分队通过调研陕北窑洞的建筑特征和修缮保护,挖掘陕北特色民居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深入联系建筑、文化、环境,针对窑洞面临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和发展意见,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团队此行旨在深入调研陕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窑洞)的形成机制、建筑特征和修缮保护现状,具体探究当地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具体原因,以及探索对窑洞村落更新改造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感受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的风土人情,助力传统文化弘扬及传承。
图为窑居筑梦小分队进行定点拍摄 吕金洋 供图
调研期间,窑居筑梦小分队深入郭家沟村、常家沟村等地,实地探访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陕北窑洞。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了《平凡的世界》取景地、常家沟窑洞古村落遗址、绥德县党氏庄园等多处代表性窑洞群建筑,通过现场访谈、实地调研、定点拍摄等方式,队员们深入调研当地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古建筑保护、文化传承、文旅融合、设施改善等问题,不仅领略了窑洞的独特风貌,还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价值。
实践期间,团队得到绥德县满堂川镇政府、绥德县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并进行座谈。队员们分别对窑洞文化的保护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并就共同致力于窑洞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为乡村特色文旅振兴注入新活力等方面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7月11日下午,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与绥德县满堂川镇郭家沟村共同举行了社会实践挂牌仪式。
图为窑居筑梦小分队与郭家沟村举行挂牌仪式 李汶霏 供图
在调研之余,小分队成员参观了常家沟村革命先辈常汉三先生故居和郝家桥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聆听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历史介绍、参观革命实物和文献等方式,深刻感受了革命先辈们的无私奉献和顽强精神。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将以此次红色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近年来,常家沟村以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线,整合现有文旅资源,逐步形成“农旅融合,以旅兴农”的新发展模式。窑洞作为常家沟村的文化载体,在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为窑居筑梦小分队进行现场访谈 周宗洋 供图
经过十天的实践,窑居筑梦小分队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此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亲身感受了陕北窑洞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更在红色教育的洗礼下,坚定了大家传承文化、服务乡村、报效祖国的决心,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投身于社会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华彩篇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图为窑居筑梦小分队合照 马锐婕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