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正坐在回兰州的车上,窗外的树木田野一闪而过,像倒带的光影,大山延绵,我想去到某一座的顶峰,自由疯狂的呐喊,声音穿透大西北亘古以来的荒凉和深沉,直抵颤栗着的内心深处,列车承载着躯体飞奔,远处的山峦似乎在跳跃,近处的树木则化作了一道道绿色的闪电,灵魂也开始摇曳,一幕幕画面闪烁,我的夏令营之旅原来已经结束了。
图1 给孩子们上的晨读课
重返旅途启航的序章, 在时间的流转中寻觅那日的光影。下了火车后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乘上了去往乡镇的小车,小车摇摇晃晃,把小伙伴们如婴儿般哄的沉沉睡去,我看着他们熟睡的模样心底也升起了一股暖意,戴上耳机,看着窗外鳞次栉比的树木,干净整齐的田野,错落有致的梯田,传统方正的四合院,生机勃勃的绿色和雄厚细腻的黄色一起吞没了我们,小车急驶也冲不出这无尽的蔓延,对了,路边还有潺潺水流,水声,风声,山色俱全,诸事皆来相就,我想若是有些雨就更妙不可言了!谁不向往山色空蒙雨亦奇呢?我想当时已觉得不负此行了。
在乡村支教的的十几天是我近几年内心最为宁静的时候,没有磅礴而出的愤怒,让人痛苦的喧嚣和就业升学的压力,有的只是纯真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瞬间击碎了我长久以来的郁郁寡欢。我开始仔细感受这十年未曾踏足的乡土,清晨的乡村,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蜿蜒的小径上。中午送孩子回家的路上,我们踩在庄稼人晒到路上被阳光包裹的麦粒上,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小小的自己戴着小小的草帽跟在妈妈后面,看妈妈将麦粒翻了一遍又一遍,北国的夏阴晴不定,中午还骄阳似火,仿若要炙烤整个世界,下午旋即暴雨倾盆。晚饭后,我们漫步在无比美丽的夕阳下,整个村庄都被柔光覆盖,橘红色的天空与静谧的村落交织在一起,心灵放空的伙伴们在一片油菜花的田埂旁拍照,嬉闹,用照片记录下这欢乐的时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下雨时,我们躺在屋檐下的草坪上观雨落下又流淌,诉说着彼此的故事。是啊,我由衷的感到平静和惬意。放下了人与人之间的谨小慎微和互相试探,代之以无私奉献和团结友爱。我似乎又重拾了终身侍奉善良的信念。
图2 和队友们一起在村子里散步
乡村的孩子善良淳朴又内敛,强烈的感情表达借助于送给老师们的瓜果蔬菜,吃完饭就急匆匆的跑来门口等上课,还有写给老师们永远鼓囊囊的藏宝袋,我爱他们的美好品质,那是人的天性之美,没有试探和功利的意愿,我亦飘零久,愈发觉得其珍贵。他们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机智聪敏,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性格,抑或是不同的家庭境遇所造就,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我很幸运能在他们成才的路上雕上小小的一笔。
徐兆寿先生在其长诗中说:“悲悯不被世人理解,歌唱也不再有人追随,只是在天堂深邃而无助的流浪。”是啊,久长地流浪在人潮涌动的城市里, 我也逐渐变得麻木,冷漠,可是,当遇见真正的苦难时,怎能不悲悯呢? 我姑且把这三个孩子称为阿真,阿善和阿美吧,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三个孩子是兄弟姐妹,后来送他们回家才慢慢了解情况,鉴于保护孩子隐私不便细言,我常常陷入自怨自艾的漩涡, 埋怨自己成长的环境,充满了挑战与辛酸。 与他们相比,我仿佛是一株温室里的花朵。孩子们皮肤皲裂,衣衫不洁,瘦小羸弱,沉默寡言,哥哥姐姐或许已经意识到了生长环境的艰难,性格就这样被铸就,妹妹还小,她如同春日里刚绽放的花朵,依旧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她的眼中尚未映入世间的忧愁,心里没有岁月的痕迹,三个孩子都很独立, 我总是叮嘱哥哥姐姐要多照顾小妹妹,因为我发现回家路上他们三个总是分得很开,上学也不一起来,几乎不怎么交流,不知道他们在家里是什么情况。在我上的一节绘本课堂上,最后一个问题有四个小朋友举手,其中就有阿真,我很开心很兴奋,甚至于内心里早已欢呼雀雀,她能举手站起来肯定经过巨大的内心挣扎和自我鼓励,我毫不犹豫地叫了她,鼓励她回答完问题后雪糕老师也是送上了精心编制地小礼物,我真希望她在往后地日子里能一直这么勇敢自信下去。
图3 和孩子们的合影留念
小时候在偏远乡村的我没有机会经历大学生举办的夏令营,长大后的我开始弥补过往的遗憾,人虽然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可总是能积累些许心境,我告诉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去乡村举办夏令营,举办更好的支教活动,可以在你们自己的村子,也可以是大好祖国的任意一个村落。或许一颗种子已然撒下,我们一起等待它绽放出绚烂的花朵。我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我和姐姐小时候的模样,从家长身上找到爸爸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我们悄然长大,父母也日益衰老,就像我给孩子们讲的《石头汤》一样,珍惜光阴,于细微处觅幸福吧。
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杨建波校长无疑是一位良师,一位充满教育良心的基层老师。中国是乡土社会,将历史的齿轮拨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先驱早已认识的乡村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等真知灼见,欲使教育强国,必先强乡村教育!在与杨校长交谈的过程中,我深感其高尚的师德和远见的目光,他对学校的每一位孩子如数家珍,他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为孩子们联系大学生支教团,他始终在思考如何让农村孩子得到长远的发展。这里的孩子们看见校长很亲切,就像亲人一样可以自由的诉说,嬉闹。杨校长说:“城市里的孩子内卷非常严重,整日穿梭在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天性被磨灭,他更希望农村的孩子们能自由成长,以生活为老师,为课本。”所以他要求学校老师在学期结束前就陪伴孩子们做完暑假作业,在假期里全部参加夏令营,给孩子们一个和大学生交流的机会并且在夏令营中学习音乐,绘画,体育等各种各样的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挑选在运动,绘画,手工等方面优秀的孩子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比赛。一片苦心,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更是为了他们心灵的滋养,让他们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我相信有这样的校长孩子们一定会特别幸福!
图4 离别之际
我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乡村支教活动,孩子们天性纯真,明年的夏天会有一支新的大学生支教团来陪伴他们,或许会忘了我们,或许再也见不到了,我愿在时间的长河中长久的回忆起和孩子们的涓涓细流。思绪混乱,词不达意,我衷心的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亦期待再次和伙伴们回到许家门小学去看望杨校长和可爱的孩子们。人生如此奇妙,通过利它来利己,通过奉献来索取,多年后的某个瞬间,我们依然会想起那个热烈的踩进泥土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