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绘产业成就,绿美多彩乡村
——华南师范大学沁夏服务队墙绘合水特色“产业连环画”
为响应“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发展战略,华南师范大学沁夏风“茂”实践团深入发掘合水镇特色产业,以
供港蔬菜、油茶产业、新能源发电为代表,绘制
合水特色“产业连环画”。助力“一河两岸”人居环境治理,打造
“人和景美,产业兴村”的乡村产业风景线。将
乡村产业发展与文化之美相结合,为合水镇打造“油茶森林小镇”助阵宣传。
图1 沁夏服务队绘制的 “合水产业连环画”(摄影:华南师范大学 范霈诚)
沁夏服务队紧跟当地产业特色,发掘合水镇横水村在油茶种植、蔬菜基地建设、水电站投资等方面取得的显著产业成就,并选址横水村蔬菜基地、乡村振兴车间,通过多彩墙绘宣传产业之美,助力横水村“一河两岸”人居环境治理,为绿美乡村赋予产业底色。
为积累创作素材,沁夏服务队实地走访了
合水镇农产品集散展销中心、金塘水电站、千亩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并与
驻合水镇帮扶工作队、横水村委会展开座谈,积极学习
“产业兴村”典型案例。
为做好“一镇一业”油茶特色产业,合水镇建立千亩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全镇推广油茶种植,目前正向油茶种植10000亩进军;蔬菜集散中心长期为香港和珠三角供应高品质蔬菜,并在“家门口”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金塘水电站吸纳乡村振兴资金投资,为横水村带来了稳定的集体收入,为共同富裕添砖加瓦。一个个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案例,将被沁夏服务队用画笔勾勒而出。
图2 沁夏服务队与帮扶工作队油茶山实地考察(摄影:华南师范大学 王一凡)
图3 沁夏服务队参观金塘水电站(摄影:华南师范大学 刁语霏)
图4 沁夏服务队走访供港蔬菜基地(摄影:华南师范大学 杨玮敏)
早上6时,沁夏服务队便乘着雾霭开始墙绘,随着队员们的身影汗如雨下,空白的墙壁上逐渐铺满五彩缤纷。水流从水电站奔腾而下,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上方油茶花、油茶果相映成趣,传递出合水镇油茶产业蓬勃发展的活力之美;墙上的白菜、黄瓜等则与蔬菜基地里的“真蔬菜”相映成趣,高品质蔬菜的优美外观和先进理念跃然纸上。
沁夏服务队的队员们无论风雨、不惧黑夜的青春身影,是这幅产业连环画的生动组成。恰逢台风“格美”来袭,为保证墙绘任务能够按时完成,队员们轮流作画,与天气抢时间、拼速度。勤奋的创作引得过往村民驻足观看,墙绘成效更是赢得村民交口称赞。驻合水帮扶工作队、横水村村委对沁夏服务队的墙绘成果表示充分认可:
“这些墙绘不仅让村庄变得更加美丽,也让村民对家乡的产业发展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图5 队员在进行美工设计(摄影:华南师范大学 刁语霏)
图6 沁夏服务队在墙绘(摄影:华南师范大学 刁语霏)
图7 队员在雨夜坚持作画(摄影:华南师范大学 范霈诚)
这是一道生于合水产业、长于乡村振兴的靓丽风景线,合水产业连环画墙绘美化了乡村环境,助力
“百千万工程”和
“绿美广东”建设,不仅为合水镇增添了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也成为了宣传合水特色产业的窗口。吸引了更多目光关注合水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未来,沁夏风“茂”实践团将继续发挥青春力量,
以艺术赋能产业发展,用文化滋养乡村大地,校地携手绘就美丽乡村崭新画卷。
图8 沁夏服务队与村民在墙绘前合影(摄影:华南师范大学 范霈诚)
撰稿|房培松 张紫娴 姚碧映 廖嗣贤
供图|王一凡 刁语霏 杨玮敏 范霈诚
初审|叶紫琪
复审|叶紫琪
终审|廖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