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广西师范大学赴凭祥:洞察普通话推广及多语言共生之态

发布时间:2024-08-0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七月炽热的氛围中,边疆行知实践队满怀热忱地奔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7月8日,实践队开启了一段旨在感受边疆方言魅力、推动普通话普及以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度调研之旅。队员们怀揣着对语言文化的热爱与对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踏上了这片充满独特魅力的土地。
本次调研主要在凭祥市凭祥镇进行,包括前进村、连全村、柳班村等五个行政村和北大社区、南大社区等五个社区,重点在凭祥市前进村(大弯弓屯)、连全村(弄全屯)、柳班村(板班屯)展开。其中前进村大弯弓屯以白话为主,连全村、柳班村以壮话为主。
方言探寻,领略独特魅力
实践期间,边疆行知实践队深入凭祥镇的村屯,亲身体验当地丰富多样的方言。在前进村的大弯弓屯,队员们与讲白话的村民交流,感受凭祥白话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在连全村和柳班村,队员们倾听壮话的婉转音韵,学习壮话中的常用词汇和表达。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互动,实践队深刻领略了凭祥方言的魅力。
团队和村民交流  李婷摄
推普行动,助力沟通交流
为了提高当地村民的普通话水平,实践队积极参与普通话推广工作。他们在村屯中组织普通话培训课程,为村民们讲解普通话的发音、词汇和语法。队员们耐心地纠正村民的发音错误,鼓励他们大胆用普通话交流。一位参加培训的村民说:“学会了普通话,和外面的人交流更方便了。”
团队成员纠正村民的发音  李婷摄
语言态度,洞察发展趋势
为了解当地居民对不同语言的态度,实践队前往柳班村、浦寨边境互市点等与外贸关联较大的地方进行调研。调研发现,浦寨和柳班村的受访者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多是小学或初中毕业,且年纪较大。他们对普通话的认同程度较高,都希望小孩能学好普通话,认为普通话用处大。同时,受访者认为越南语和英语对他们的工作和发展也很重要。然而,谈到壮语和白话(粤语)的使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时,受访者表示,家中年轻一代长大后因外出打工,使用频率降低,逐渐生疏。
传承思考,关注方言未来
在普通话大力推广的背景下,地方方言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变化。基于此,实践队对村民进行了采访。50 岁的农加能来自柳班村板班屯,他说:“参加这个政府组织的普通话培训,普通话会讲得多一点,但是讲得不准确,有口音。讲普通话可以和我的孙子说点话,方便一点。”当被问到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对说方言的影响时,他回答:“有影响,村里面小孩子说普通话多了,去学校都说普通话,就不懂得说土话(壮话)了。大人影响不大,老人还是说方言,就是年轻人说得少了,小孩有些听得懂但不会说。”
团队成员采访农加能  李婷摄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活动,边疆行知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语言在民族交流和团结中的重要作用。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如何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促进多元语言文化的和谐共存,是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青春担当,使命在肩。边疆行知实践队将继续关注凭祥市的语言文化发展,为推动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贡献力量,让语言成为连接各民族的心灵纽带,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
作者:韦欣晓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郑大学子三下乡:青春力量助力成长,支教服务点亮未来
  • 踏上红色之旅,感悟先辈力量
  • 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三下乡团队在叶县桐树庄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爬山活动
  • 08-07
  • 踏上红色之旅,感悟先辈力量
  • 踏上红色之旅,感悟先辈力量
  • 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三下乡团队在叶县桐树庄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爬山活动
  • 08-07
  • 兰理学子三下乡:弘扬陇原武韵,践行文化自信
  • 花样课程助支教,彩云青藤实践队续写支教故事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