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追寻红色记忆,汲取前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4-08-0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南京市2024年8月2日电(通讯员 王子今)为铭记历史,警示未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延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进力量”暑期实践团队成员于7月18日上午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爱国主题党史学习教育暑期实践活动。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旨在让实践团队的十位同学重温党史,学习历史功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每个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和保卫国家的决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通称江东门纪念馆,其位置为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纪念馆是为铭记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承载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
7月18日上午十一点,伴随着热辣的阳光,由十人组成的暑期实践团队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门口会和,举行简短而庄重的出征仪式。队长和通讯员点清人数,介绍了接下来的行程,结束后团队成员在纪念馆门口合影,随后跟随工作人员一起进入馆内,开启一天的学习旅程。

团队首先参观了雕塑广场和史料陈列厅。雕塑广场陈列了众多雕塑,塑像大多为黑色大理石材质,用粗粝的手法描绘了一场场具体的死亡和与挚爱永别的瞬间。就像门口那尊高大的“母子雕塑”所展现的一样,日军在南京这片土地上造成了太多的罪孽和悲剧,这样的愤怒和悲怆感情永远不该被忘记,而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凝固的情感,它们让记忆成为永恒。进入史料陈列厅,团队成员则看到了更沉重、更直击人心的实景展示和史料证据。它们以实物、图片、文字和光影等现代化手段,陈列了南京大屠杀时期的烈士事迹,详细展示了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图为遇难者同胞雕塑 潘苇丽摄

紧接着团队成员进入集会广场和万人坑遗址。在集会广场中,“灾难之墙”上篆刻着受害者的名字,密密麻麻的一笔一划都代表着逝去的三十万鲜活生命。每一个新刻上去的名字,都是遇难者重回历史的证明,而每一次镌刻的背后都是一场艰难的搜集和考证。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查找核实这些名字,也时刻警醒国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而在万人坑遗址则更触目惊心。万人坑遗址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在屠杀和虐杀了大批平民和士兵之后毁灭痕迹而造成的遗体聚集的尸坑。这些赤裸裸的历史遗迹揭露了日军的暴行和罪恶,将现实展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
图为灾难之墙 潘苇丽摄
出场馆后团队成员则前往了祭场、冥思厅和和平公园区。团队成员参观过祭场后,在冥思厅进行了深刻的冥想和反思。每个无辜的平民,每个英勇的抵抗者,以生命为代价,为捍卫正义与尊严而战,后人应当深刻铭记和传颂他们的精神。而在和平公园区团队成员参观了“胜利之墙”、和平公园和汉白玉雕塑《和平》。这些彰示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艺术作品,不仅激励着团队成员投身于为国而起的战斗中,鼓励着团队成员继续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也让团队成员树立居安思危的观念。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团队成员回顾了历史在南京留下的伤疤,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沉痛的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加切身领悟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凝结。在纪念馆中领会爱国精神,珍惜和平生活,争做红色文化的宣传者、历史的铭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图为和平广场 潘苇丽摄
 
作者:王子今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赴滁州市林楼社区防火防电安全宣传实践小分队:守护社区防火意识与安全用电
  • 三下乡“党史学习”实践报告:追寻党的脚步
  • 七彩假期 | 阳光童行映初心,携手社区燃梦行!
  • 童眼探盲识关爱,志愿心绘共融篇
  • 童眼探盲识关爱,志愿心绘共融篇
  • 2024年8月3日,浙江工商大学(以下简称浙商大)公共管理学院“书韵刻童心,共富南阳行”实践服务支队携手杭州市萧山区南阳城市书房,
  • 08-04
  • 新质动力铸辉煌 民企管理启新航
  • 新质动力铸辉煌 民企管理启新航
  • 2024年7月8日,汉江师范学院聚力青春·“身”入基层绽“暑”光—企业管理探索者小分队赴丹江口市六里坪工业园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08-04
  • 跨越山海,共绘紫色梦想
  • 跨越山海,共绘紫色梦想
  • 2024年7月,厦门大学“奇迹再现”暑期实践队奔赴闽宁两地,走进产业园区与相关企业政府,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等方式,探寻“紫色奇迹”
  • 08-04
  • 普及国语促交流,垃圾分类护环境
  • 普及国语促交流,垃圾分类护环境
  •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语言素养,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佛山大学百千万工程新航路护江队于7月 17日到
  • 08-0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