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成怡宁 包钰琦 王永杰) 美育助学·童心港湾|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赴咸阳市长武县实践团队开展“七彩假期”系列活动。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儿童、困境儿童等少年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以实际行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西北政法大学"美育助学童心港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开展活动。实践团队将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组织乡村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高校资源,开展以送戏、送电影、送话剧等文艺形式的系列文化活动,开展文艺汇演进乡村、乡村文艺青少年培训等文化活动,助力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7月13日至26日,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美育助学·童心港湾”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开展“七彩假期”系列实践活动。团队成员积极发挥专业特长,组织乡村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高校资源,开展以送戏、送电影、送话剧等文艺形式的系列文化活动,开展文艺汇演进乡村、乡村文艺青少年培训等文化活动,助力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图 实践团队和孩子们的合影)
一、砥砺初心:理论宣讲筑信仰 7月15日上午,团队成员在长武县致通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为家乡留守儿童、寄宿儿童、困境儿童等少年儿童群体带来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启程未来,始于开端,实践团队分发一朵朵象征着“友爱”的小红花,几番亲切的互动,初遇的腼腆和生涩似乎已经烟消云散,课堂上充满了温暖热情的美好氛围。
(图 团队成员给孩子们佩戴小红花)
成怡宁结合个人经历,开展《信仰的力量》主题宣讲,深情讲述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中壮烈牺牲的战士陈祥榕的故事,他们爱国精武、舍己为人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把鲜活的事迹作为教学素材,包钰琦结合现实案例开展法制教育宣讲会,引导孩子们自觉遵纪守法,知法、懂法、守法;成怡宁以“我的祖国我奉献”为主题开展青年志愿者公益课堂,深刻阐释“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激发孩子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的热情。实践团队积极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教育,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让我来”变成“一起来”,激励少年儿童把握信念之舵,争做爱国英才。
(图 团队成员开展法制教育宣讲)

(图 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共青团长武县委副书记魏琪玲在座谈交流会上亲切嘱咐道:“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实践团队要发挥青年力量,展现青年作为,在实践中磨意志,在基层中砺才干,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的悉心指导和殷切嘱托让实践队员感悟颇多,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会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图:共青团长武县委副书记魏琪玲与实践团队进行座谈交流)
二、乐学善思:多彩课堂绘梦想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实践团队聚焦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着力开展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七彩创意课堂”。
“当我们感到不舒服时,要勇敢说不!”李文正在心理健康主题课堂上向孩子们深入讲解生理卫生常识,花开有时,护航新蕊,实践团队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情况,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走进趣味英语沙龙现场,传统授课与角色扮演、即兴演讲、影视配音等新颖的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寓教于乐,打破课本学习的有限空间,让孩子们敢说、会说、爱上说英语;扣响诗意心扉,领略文学魅力,实践团队带来一场儿童诗歌创作实验,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大胆表达,用诗的眼睛、诗的心灵、诗的情态书写七色童年;放送优秀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让史诗般的叙述将文化符号提取、放大,让盛世缩影与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文化记忆、家国情怀交织萦绕,激发出磅礴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力。
致通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李丹晨真诚赞许道:“戏剧课堂、诗歌创作……这些都是当地孩子们不常能接触到的。实践团队的到来,无疑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拓宽了认知视野,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
(图:心理互动游戏)

(图:趣味英语沙龙)
教育的甘露润泽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一张张稚嫩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一声声清脆又悦耳的回应,孩子们的热情与期许,鼓励着实践队员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崇高理念,将高校、社区等机构有效桥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践团队紧紧围绕时代要求,发挥出艺术教育的最大动能,积极探索以文化振兴推进全域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
三、力学笃行:文明实践展风采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一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回荡在体育馆上空,孩子们在实践团队的指导下,用嘹亮的歌声和轻盈的手势舞,唱响七彩童年,舞动青春风采。童声荡漾,乐曲悠扬,吸引了大量市民和家长驻足欣赏,人们纷纷打开手机,为恣意飞扬的孩子们“点赞”。
童声合唱、瓦当拓印、戏剧汇演、趣味运动会……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一次次生动有趣的美学实践,实践团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创新形式有机结合,让孩子们接受“美”的熏陶与滋养,营造出充满生机、富有情趣的文艺环境,展现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青春风采。
(图 团队成员教授手势舞)

(图 趣味运动会)
“你们明年还来吗?”在最后的公益赠书仪式上,十岁的王浩轩恋恋不舍地说到。团队成员罗爽耐心安慰道:“不止是我们,还有千千万万同我们一样的志愿者牵挂着你们,要好好学习,才能成长为祖国最需要的模样。”
(图 实践团队进行公益赠书)
“七彩假期”实践活动是短暂的,但它无疑为孩子们播撒下了艺术梦想的种子,向美而行,以美育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实践团队开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实践体验活动,让文化的力量激发少年儿童的艺术创造活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艺术人才,努力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做出更大贡献。
(图 实践团队和孩子们)
通过此次“七彩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以新时代艺术工作者的身份,探寻优秀文化的璀璨光辉,点亮艺术教育的星星火种;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实践团队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家乡的沃土上,以新时代新青年的崭新风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征程上不懈追求,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