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社会实践|在延安——南泥湾参观纪实

发布时间:2024-07-2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呀,遍地是牛羊。”这首《南泥湾》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忆往昔峥嵘岁月,当年的大生产运动仿佛历历在目;回望今日,大生产运动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也结出了精神硕果--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对中华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推动祖国的繁荣伟大事业不断前进。为了更深入地感受南泥湾精神,商丘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延安童梦红旅团”、“童绘延安—延安星火的传承者”两队实践师生前往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进行南泥湾精神的探索之旅。

  7月14日上午,实践师生们到达南泥湾镇,正式开启了南泥湾精神的探索之旅。
  走进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实践师生们自行深入观看并了解了南泥湾的开荒历史和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实践师生们首先了解了南泥湾过去“烂泥湾”的历史,再观看了当时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是如何通过“一把镢头一支枪”,将南泥湾变为陕北好江南。1939年党中央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广大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而正是1941年三五九旅奉命进入南泥湾,他们既能当兵又能生产,披荆斩棘,战胜重重困难,使南泥湾焕然一新。

   参观完纪念馆后,队员们对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在当时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革命先辈们凭借过人的坚毅,真正在实践中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知的南泥湾精神。实践师生们与西安邮电大学实践师生们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相遇,双方实践师生们就南泥湾精神及延安革命精神讨论交流,并一致表示新时代大学生要发扬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和涵养“自找苦吃”的精气神。
  此次南泥湾之旅,实践师生们通过参观大生产纪念馆,感受到农民生产种植的艰辛,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经此实践,实践师生们将继续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延安精神,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商丘师范学院赵琳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引进科技赋能,“枣”就乡村振兴
  • 引进科技赋能,“枣”就乡村振兴
  • 农业是强国之本,“三农”问题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了解乡村农业产业结构,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在农业发展路上,科技创新
  • 07-27
  • 数字乡村:科技赋能,绘制美丽新农村
  • 数字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江花村与唐市社区的探索
  • 湖工商“三下乡”: 推进数字治理,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