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矿大学子三下乡:助农夯实“粮食安全”,守民端牢“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24-07-2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矿大学子三下乡:助农夯实“粮食安全”,守民端牢“中国饭碗”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国家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乡村振兴,引导其成为对社会有责任、有义务、有意义的当代好青年。2024年6月26日,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粟黍归仓”实践团队赴江苏省徐州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实地调研探民声,砥砺前行创未来
        6月26日上午,在维维股六朝松面粉厂两位负责人的热情招待与细心安排下,“粟黍归仓”实践团队参观了各类粮食面粉制造设备,观看粮食转变为面粉的详细过程。在面粉厂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下,成员们了解到维维六朝松面粉产业有限公司产区占地公司占地面积、粮食储存等基本内容,厂区主要由现代科技进行工作,少量工作人员监查设备。公司目前拥有两条自动化面粉生产线,配置先进的配粉系统,并拥有许多前沿科技。同时,厂房顶设有多个太阳能板,根据徐州雨量少的特性,实现太阳能源利用,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绿色环保。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粮食储备强大的后备力量。
 图为维维集团负责人向“粟黍归仓”团队介绍厂区
李姿逸 摄/提供/供图
       6月26日下午,在与厂间经理进行深入交谈后,团队成员了解到工厂曾在社会艰难时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一接收到消息,便开始紧急加工,面粉以原价进行出售,缓解社会人民粮食短缺的问题。生产成本在特殊期间高,却从未想过涨价。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和灵活的生产调整,确保了粮食供应的稳定。“向下扎根,向上开花”,维维集团在社会艰难时期面前坚定决心、坚定行动,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深入田间,练就兴农本领
      6月27日,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调查的方法,前往张集镇粮食安全示范区进行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在各位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各类农事设备,观察水稻生长状况。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成员们了解到该合作社近年来重点将信息化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深度融合,同时,成员们也参与了插秧环节、无人机播种环节,感受农民在田野里辛勤劳动的过程。
随后,成员们通过与负责人的交谈,明晰了该示范区的发展历程、管理模式、管理制度、产业链条、发展数据等。同时,负责人向团队详细介绍了示范区发展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团成员跟随工作人员走进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学习,通过近距离接触水稻,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土地的魅力,深入了解水稻培育研究新技术新方法。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下田插秧场景
 陶仙雨 摄/提供/供图
入乡宣讲,赋能产业振兴
       7月8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泉山区金山社区进行社区宣讲。在宣讲前,团队成员做好宣传活动,张贴海报、制作宣传册,积极号召社区成员前来听讲。会上,团队成员结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精神,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断完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制度政策等国家方面,同先前维维及张家镇实地调研内容相结合进行宣讲。过程中,社区居民同成员们展开了一系列深刻的交流,为成员们提供了新的想法和思路。在会议最后,前来听讲的老人为团队成员题下六个大字“仓廪实天下安”。此次深刻感受到宣讲的作用,为国家宣传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图为团队成员宣讲活动现场
徐宁 摄/提供/供图
结语
       团队将此次实践作为契机,积极关注、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关注并重视粮食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迈步新征程,不断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持续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把粮食安全的主动
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图为题字老人与团队成员合照
胡景杭 摄/提供/供图
 
通讯员:李相瑶
时间:2024年7月24日
作者:”粟黍归仓”实践团队 来源:“粟黍归仓”实践团队
  • 青春三下乡 筑梦卫虫行
  • 青春三下乡 筑梦卫虫行
  • 7月8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筑梦医学生卫虫”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小庙镇西城兰苑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07-24
  • 三下乡的青春力量,八段锦手指操成全场亮点!
  • 南京晓庄学院行知稻作研究团队:畅想水稻科技,寻找田野里的绿色革命
  • 蚌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赴蚌埠市龙子湖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调研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