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作为全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区域,水稻单产稳居全国第一,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和高数量发展并行,水稻农业科技化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日,南京晓庄学院行知稻作研究团队便以“水稻畅想:江苏水稻农业科技探寻”为主题,在江苏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考察活动。
团队开展实地调查
2024年6月30日至7月1日,团队成员集体参观了中国第二历史博物馆和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通过解读水稻农业科技史,体悟了独特的稻作文化的形成过程,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水稻产业科技化的来之不易。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对于水稻农业科技的了解,行知稻作研究团队特别邀请了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所长庄国庆对当前考察工作进行指导与评价,为团队成员在家乡更好地开展农业实践提供宝贵建议。
团队成员采访庄国庆所长
在结束集体活动后,团队成员们便回到家乡,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个人实践活动。在江苏省镇江市,团队成员马媛慧便在资料整理和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开始寻找田野里的绿色革命。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镇江博物馆和方志馆,在这里参观了于此地区出土的大量青铜农工具和稻谷储存器具,它们分别有不同的形状、用途,却无一例外地以无声的方式向人们证明着水稻科技的起源之早和影响之深。她从珍贵图像中了解了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开展的生产自救运动,农业合作社的始建,并了解到改革开放后,镇江市经济已实现从最初的脱粒机厂实验成功,到如今建成多家大型农业机械公司,实现农业机械自给并大量外销的稳步发展。如今的镇江不仅采用了有机稻米生产技术,也发展了包含稻鸭共作、稻鳖共作在内的多种新型种养模式,可以说是从品种改良,种养模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农业机械化等多角度入手实现水稻产业的“绿色革命”,逐步实现水稻产业经营规模的提升和多元化发展。
团队成员在镇江开展实践
机械化、无人化作为镇江市水稻生产的重点特色之一,农业无人化生产也是镇江市主要的水稻生产模式,为进一步了解无人化生产,该成员来到江苏省珥陵超群家庭农场,这一省级农机合作示范社、五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及“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农场配备了一整套无人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智能农机作业覆盖农场耕整地、种植、植保、收割、秸秆还田。通过对当地负责人的采访,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水稻种植相关技术,更亲身体验了现代农业科技,发现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提升了产量和质量。
基地全貌
总而言之,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下,团队各成员通过参观博物馆与科研基地,实地走访种植基地与农户等,全面了解了江苏省水稻农业科技发展历程与现状,亲身体验了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深刻认识到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